這會兒,太陽已經高高升到頭頂,成車成筐買賣菜蔬的街上,已經稀稀落落,幾乎沒什么人了,零買散賣的半條街上,也是人流稀落,余下的,多半是擺了攤兒,買進賣出的菜蔬商販。
再過去一條街,是魚市、肉市,雞鴨市,以及擺在路邊的小籃子大筐,籃子里筐里,堆著雞鴨蛋。
這一條街上,也已經是人流稀疏,雞鴨市和魚市幾乎沒什么人了,賣雞鴨蛋的也沒幾個了,只有肉市,雖然買的人已經不多,但攤販都還擺著,有的忙著洗切鹵煮,以便下午售賣,有的閑坐著,和隔壁的同行說笑。
再往里的小街,就各種店鋪混雜了,有小茶坊,小食鋪,針線繡樣,南北貨,藥鋪等等。
鎮子那一頭出去,是兩家大車店,以及騾馬行。
李桑柔細細看過,在菜市街和主街拐角的小食鋪坐下,要了碗素面。
小食鋪是家夫妻店,剛剛忙過最忙的時候,這會兒,鋪里內外沒坐幾個人,坐在門口喘口氣的掌柜娘子見李桑柔一個人,拖著凳子坐到李桑柔旁邊,打量著她,笑道:“小娘子是頭一回到咱們石錘鎮吧,我瞧著你面生。”
“鎮上這么多人,難道嬸子都面熟?”李桑柔細聲細氣,看起來有幾分羞澀靦腆。
“我生在這鎮上,長在這鎮上,不瞞你說,但凡這鎮上的,還真是都能面熟。”掌柜娘子言詞爽快。
“那這么多來買賣的呢?碼頭上那么多船。”李桑柔接著笑道。
“常來常往的,都能瞧出來。不過,這一兩個月,咱們鎮上一天比一天熱鬧,面生的客人越來越多,不過像你這樣的小娘子可不多。
“你是頭一回到咱們石錘鎮吧?”掌柜娘子再問一遍。
“是。”李桑柔點頭,“跟阿爹哥哥他們來的。”
“來做什么生意的?咱這石錘鎮,米好,這方圓好幾百里,吃的都是咱們石錘鎮出去的米。
“菜也多,我跟你說,咱鎮子往外十來里,全是種菜的,啥樣兒的菜都有,還有魚蝦。
“咱這金湖,再往里,那湖中間有金井,湖底都是金沙,可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咱這石錘鎮,離縣里最近,那漁家打了魚,都是往咱這鎮上送,從咱這鎮上往東,還有縣里的人吃魚,都是從咱們鎮上過去的。
“你們是做什么生意的?”掌柜娘子爽利熱情。
“我家從前做米行生意,現在米行生意不好做,阿爹和大哥他們,就出來看看,我還不知道他們看好了什么生意。”李桑柔細聲細氣的答道。
“現在哪,只要有本錢,到處都是賺錢的生意!
“你家是江南的,還是江北的?”掌柜娘子站起來,端過李桑柔要的素面,順手拿了碟子油鹽小蝦米,放到李桑柔面前,“這是嬸子腌漬的,你嘗嘗,鮮得很。”
“謝謝嬸子,我不吃魚蝦,怕腥氣。”李桑柔忙擺手。
“不吃魚蝦的可不多。”掌柜娘子一邊笑,一邊將那碟子小蝦米放回去。
“我哥一直說,像我這樣不吃魚蝦的,滿天下也沒幾個,嬸子難道遇到過不吃魚蝦的?”李桑柔挑了根素面,看著掌柜娘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