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大魚》火遍全網。
不僅上了熱搜,頭條,還刷爆朋友圈。
這個唱腔比女生都要細膩深情的男歌手,實在太吸引人了。
“叮”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
“獲得獎勵:專業級戲腔”
馬上,張元感覺喉嚨有了變化,一股神奇的能量進入嗓子。
這就是專業的戲腔嗎?
是不是自己可以唱一段戲曲了?
張元試試。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上寫著秦香蓮她三十二歲”
“狀告當朝駙馬郎”
“欺君王,藐皇上”
“悔昏男兒招東床”
“……”
“將狀紙押至在了爺的大堂上”
“咬定了牙關你為哪樁”
唱完,感覺確實不錯。
這就是原生的戲曲唱腔啊。
太標準了。
接連一周時間,《大魚》的熱度持續發酵。
各種熱搜話題頭條,從來沒停過。
歌曲下載量更是節節攀升,網友的評分也始終在八分以上。
口碑,下載量,數據,人氣,一切都很好。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卻出現了異樣的聲音。
一檔網絡訪談節目,邀請了來自戲曲學院的嘉賓洪志國。
洪教授,是戲曲學院的教授,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
主持人問:“洪教授,您是研究古典藝術的,您對現代流行音樂怎么看?”
這是個比較尖銳的問題,一旦回答失誤,恐怕會得罪很多人。
而這也是訪談節目的最大看點。
頭發有些灰白的洪教授說道:“我覺得古典藝術也好,流行音樂也罷,他們都是藝術的一種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藝術手段,各有千秋吧”
這個回答還算中肯,沒有說誰好誰壞。
主持人接著問:“那么您覺得,用流行音樂的唱法,去唱戲曲怎么樣?或者說,將傳統戲曲,和流行音樂相結合,您覺得怎么樣?”
洪志國說道:“這個應該不可能,因為戲曲唱腔太過于專業,普通流行歌手不能唱,而且,如果強行融合,可能會失去戲曲的魅力,所以我不覺得有這個可能”
主持人問:“最近有一位年輕歌手爆紅網絡,洪教授您知道嗎?”
“我知道,是那個張元吧,年輕人有兩下子”
“他的女聲唱腔十分驚艷,一首《大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覺得如果他學習一段時間,能不能演唱戲曲?”
洪志國直接搖頭:“這個不行的,練嗓子,唱戲曲,必須從小練起,而且飲食要相當嚴苛,不能吃油膩葷腥辣咸甜等等這些東西,需要忌口”
“現在的年輕人,飲食口味偏重,會破壞嗓子的,所以,張元已經不適合戲曲了”
主持人覺得有道理,很認同這個說法。
不過,張元的粉絲可不認同。
節目直播的時候,彈幕立刻刷了無數反對的聲音。
“你憑什么說我張哥不行”
“張元那么有才華,只要學一段時間就能唱”
“就憑張元的才華,沒什么歌是他不能唱的”
“憑什么你說不行就不行,都沒唱你怎么知道不行”
……
粉絲們就是覺得張元被否定了,所以生氣。
很快,由這檔訪談節目引起的話題討論,席卷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