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的歌詞把傳統神話和現實社會相結合,引發人們思考。
歌曲所呈現出的畫面非常形象具體,再加上舞臺效果,畫面感更加強烈。
啪!
掌聲響起!
觀眾們被這優美的歌聲征服,剛剛唱完《最后的傾訴》的張元,居然可以完美切換到這種輕柔的嗓音。
之前那霸氣的帝王之聲,現在變成了柔和的流水之音。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觀眾們都是頭一次聽到這么優美的歌詞。
文學性太強。
張元的才華真讓人震驚啊,居然能寫出這么美的詞作。
拋開歌曲不說,光是歌詞,就已經足夠閃耀了。
張元的歌聲里,天生具有一種情懷,是懷舊,懷念的情懷。
觀眾們沉醉在這動人的歌聲里,無法自拔。
網絡上,彈幕瘋狂刷過。
粉絲們太激動了,評論區簡直要炸了。
果然,張元的新歌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啊。
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聽,關鍵是這首歌的歌詞太棒了。
尤其是結尾那幾句,太有哲理性了,容易讓人思考。
這直接把中秋詠月的檔次提升了好幾個級別。
“我去,這歌詞太棒了,真是張元寫的嗎?”
“張元簡直是文學大師啊,大文豪啊,這詞寫的,”
“唉,優秀的人總是那么優秀啊,我自愧不如,”
“被張元這么一唱,中秋立馬有了不同的意義,”
……
晚會現場,觀眾的掌聲不停響起。
人們驚訝于這首唯美歌曲,驚訝于張元的完美演唱,他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扛起了新時代年輕音樂人的大旗。
他給所有小鮮肉,流量明星,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任何時候,才華更重要,要不然,空留一身好皮囊也是沒用的。
當張元輕柔的歌聲結束的那一刻,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掌聲持續了整整兩分鐘。
大家意猶未盡,還想再聽一遍,可是這里是晚會,后面還有節目,不可能讓一首歌唱兩遍。
在大家的掌聲歡送下,張元鞠躬給大家,然后慢慢下場了。
很多人都被最后一句給震撼到了。
歌曲上升到了哲學層面,教人思考,并且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人就是有悲歡離合。
月就是有陰晴圓缺。
這既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