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借鑒和學習古人大作是必要的。
張元的靈感來了。
或者,這不是靈感,是天賦。
只要他想寫,隨時就能寫出一首優美的古詩。
七夕,相聚,愛情,這些詞匯出現在張元心里,一首詩立刻出現在張元腦海中。
一切渾然天成。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張元的眼神望向天空,目光似乎要穿透那茫茫宇宙。
他輕聲朗誦出優美的詞作,整個人沉浸在唯美的詩詞世界里。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張元的聲音本來就好聽,十分柔和,再加上這詞的優美,使得最后的朗誦效果非常棒。
大家被這首詞感動,如此唯美的詩詞,正好對應了美麗浪漫的七夕節。
“好,好詞,”
程導聽完,不由自主的鼓掌。
好就是好,大家一下子就能聽出來。
“張元,你太讓我佩服了,你是天才啊,”夏雪這個文藝女神,都對張元佩服的五體投地。
“唉,”
唐教授一聲長嘆,說道:“年輕的一代啊,棟梁之材,張元,你讓我大開眼界啊,”
“現在,我終于相信了,你是詩詞方面的天才,寫詩對于你來說,就是這么簡單,”
一首詞,徹底征服了唐教授等人。
張元出口成章,寫古典詩詞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這不是天賦是什么?
“你這首詞,把民間故事運用的很好,借用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講述人間的悲歡離合,”
夏雪分析道。
鑒賞詩詞是她的強項,尤其張元這首,太美了。
“立意高遠,主題不錯,”
唐教授也開始點評。
“典型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了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通過牛郎織女的故事,歌頌了堅貞誠摯的愛情,”
不愧是專業人士,將這首詞解析的十分透徹,讓程林這個外行都能聽的明明白白。
“這首詞通俗易懂,詞句優美,婉約蘊藉,余味悠長,值得慢慢品味,是一首經典之作,藝術效果非常好,”
唐教授說道。
“對了唐教授,我看不如請張元去我們學校講一堂公開課吧,怎么樣?”夏雪忽然提議。
唐教授想了想,說道:“嗯,是個不錯的想法,張元的文學才華這么好,應該去講講,一來給我們的學生一種激勵和啟發,二來讓大家伙對古典文化的興趣增加,”
“現在的年輕人啊,很多連作文都寫不好,更別說是古詩詞了,”
千百年以前,才子佳作能轟動全城,能引得無數閨中少女心動。
現如今,寫詩被當成是無能的表現。
寫詩能干嘛?
能當飯吃嗎?
能掙幾個錢?
你去跟別人說你是詩人,保證笑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