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如懸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
……
張元的歌聲輕柔,毫無瑕疵。
他的現場實力毋庸置疑。
唱功方面沒說的,是年輕一輩中頂尖的存在。
舞臺燈光閃爍,歌聲溫柔,讓人們一下子回到了那個烽火年代。
如此淡雅清新的國風歌曲,大家還是頭一次聽到,不由得沉醉。
同時大家心中也疑惑,這到底是不是張元的新歌?
就在大家以為這是張元獨唱的時候,宋磊開口了。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
“你是否還在”
渾厚的男中音,一開口,便是震驚全場。
所有人不由得立刻鼓掌。
這種演繹方式太經典了,美聲唱腔和通俗唱法的結合與碰撞,竟然意外產生了驚人的美感。
啪!
掌聲經久不衰。
副歌部分,宋磊演繹的很完美,他的美聲唱腔,在現場更加如魚得水。
絲毫聽不出瑕疵。
這種前后反差,反倒形成了一首淡雅的國風歌曲,讓大家體會到了一場悲劇愛情的發生。
這個節目,真是意外啊。
誰都沒想到,張元居然和歌唱家合作對唱。
這個創意太好了。
上一次對唱,張元還是和流行歌手合作,這一次的對唱,比上一次更加完美。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臺”
“我兩鬢斑白”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臺”
“我等你來”
張元的說唱還是一如既往的流暢。
這讓大家看到了國風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事實上在張元以前的歌曲中,就已經用說唱證明過這點。
比如《雙截棍》。
說唱曲風和美聲唱腔形成了強烈對比,這種反差不僅不違和,反而是恰到好處。
兩個人的對唱,起承轉結,全都是行云流水。
聽這樣的歌曲,簡直是一種享受啊。
太美了。
“芙蓉水面采船行”
“影猶在你卻不回來”
“被歲月覆蓋你說的花開”
“過去成空白”
……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交替著唱,有種時空流轉的感覺。
這種無縫配合,彰顯出了二人超高的唱功實力。
歌詞的淡雅和憂傷,讓觀眾陷入了悲劇愛情的憂愁中。
烽火年代,風雨飄搖,愛情也變得搖搖欲墜。
真是好特別的國風歌曲啊。
將傳統小調加入流行音樂,將大時代下的人物悲歡,通過音樂表達。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
“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生死難猜”
“用一生去等待”
一曲終!
亂世的愛情,終是以悲劇收場。
那個烽火年代,讓人們感嘆不已。
音樂停止,全場歡呼。
掌聲雷動。
啪!
尖叫聲,喝彩聲,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