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基本就在方圓十米內活動,沒出過這個范圍,”張元自嘲,他這個家庭煮夫,一到蘑菇屋,就開始為一口吃的操勞。
雖然張元已經領了食材,準備做佛跳墻,但是,玉米還在欠。
所以,摘玉米是必須做的。
何老師和小華,已經去摘玉米了。
只有這個陳赤,各種找借口,找理由。
“我腰疼,腰肌勞損,”
“我紫外線過敏,”
“我以前被螞蟻咬過,”
……
張元忍著不笑,其實他知道這是劇情安排,為了達到綜藝效果,但是沒想到,這段劇情被陳赤演出來,卻是非常有喜劇效果。
佛跳墻做起來還是比較復雜的,主要的食材有雞肉和排骨,要用雞湯慢火熬燉,其他的食材,比如牛筋和魚肚,要用油發開。
最后,把所有食材放入鍋中,當然了,蘑菇屋特產,蘑菇,當然要放。
最重要的就是,要倒入一定量的黃酒,然后慢火熬煮。
“走吧,現在讓它慢慢燉,咱們去摘玉米吧,”張元說道。
“可以,走吧,”
張元一驚,沒想到陳赤答應的這么快。
和他聊了幾句才明白,原來他昨晚一直在拍戲,天亮就直接過來了。
“那你去休息吧,這樣太累了,”張元說道。
“沒事,我已經緩過來了,”陳赤堅持和大家一起去摘玉米。
到了地頭,張元發現所有摘過的玉米桿子,都沒有踩倒。
“何老師,你不能這么干,要把摘過的玉米桿,踩倒,要不然你怎么知道哪里摘了,哪里沒摘,”
張元一邊做示范,一邊給大家講解摘玉米的要領。
做農活很講究,沒做過的人根本不懂。
“這玉米桿,到了冬天,燒荒的時候就燒了,燒完了一翻土,這就是鉀肥,土地多樣化種植,氮含量最多,”
……
“好,歡迎大家收看農廣天地,謝謝,”
張元給大家講了一些簡單的科普知識。
其他人瞬間驚呆了。
“我發現張老師真的是生活百科全書啊,”陳赤特別佩服。
何老師說道:“果然還是張元懂得多,但是張元你別說了,你還是趕緊回去做飯吧,”
“哈哈哈哈,”陳赤大笑。
張元在回去的路上,忍不住吐槽:“你說這個陳赤啊,吃個亂燉不就得了,非要吃佛跳墻,現在好了,吃佛跳墻,摘玉米,”
“搞得我胳膊上腿上,都是拉的小口子,”
現在京市的天氣,還是有點熱,張元干了會活,已經渾身大汗。
到了傍晚,大家干活回來,洗個澡,然后吃飯,享受勞動成果,特別有滿足感。
就像張元以前說過的,住在這里,會讓人沒有時間感。
因為過的太舒心了,很安逸。
“哇塞,好好吃啊,”
“張老師的手藝太棒了,”
“嗯,這個佛跳墻太棒了,這味道,純正,”
……
張元的手藝,那自然是沒的說。
可是,這個佛跳墻里,有黃酒,小華因為不勝酒力,吃完直接去睡了。
張元,何老師,陳赤三人,反倒是精力旺盛。
居然開始劈柴。
三個男人大半夜的劈柴。
“不行,這個你得這么劈,”
張元一斧子下去,一根柴火立刻被劈成兩半。
“來,我試試,”
陳赤拿著斧子,小心的對準。
然后,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