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思維,應該對應的是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去進行思考的方式,主要還是反應在‘邏輯’上。”
“因果思維,難道主要反應的是‘因果’?”
趙奕琢磨了好半天,也沒有能想明白。
不懂,就用。
實踐獲真知!
下午的數學課,牛蓮花講導數的計算方法,出了幾個簡單的題目,剩余幾分鐘就是自習時間。
趙奕繼續突擊函數題,一時間想不出來,干脆就試著用了科研幣。
打開系統。
【科研幣:7。】
【使用科研幣提升因果思維。】
【科研幣-1,輔助提升因果思維能力,獲得靈感激發效果。持續時間:六十分鐘。】
趙奕感覺頭腦清醒不少,不同于專注力的提升,他發覺思維角度變得不一樣,具體有什么區別卻難以形容。
低頭,做題。
那是一道三角函數題。
題目需要依照條件解析‘cotA+cotC’,而已知條件只有的‘cosB’的值,就必須變換成sinB或cosB組成的函數。
趙奕看了眼解出的‘sinB=根號7/4’,腦中忽然就出現個想法,“‘cotA+cotC’,應該變換成這個想法來的很出奇,他也搞不懂究竟為什么。
“所以結果就是4乘以根號7/7?”
“為什么呢?”
趙奕對照了下答案發現是正確的,他依照結果反推起過程,很快完善了中間缺失的步驟--
所以,是直接知道答案?”
“不對!”
趙奕仔細的回想了下,發現思考解析‘cotA+cotC’過程中,他看了一眼列出的數式后,馬上就用出了《因果律》。
《因果律》把‘cotA+cotC關聯起來。
“為什么我會突然使用《因果律》?難道這就是因果思維能力?”
趙奕仔細琢磨著。
“去廁所嗎?”旁邊忽然傳來一聲喊。
是孫亮。
趙奕渾身一個哆嗦,才意識到是下課了。
“走!”
中途路過操場的時候,有幾個人在打籃球,有個人傳球力氣有些大,籃球沖著趙奕就飛了過來。
趙奕掃了眼飛過來的籃球,旋即淡定的繼續往前走。
“趙奕!”
孫亮在旁邊大喊提醒。
趙奕繼續往前邁了一步,籃球貼著他的后背砸在地上。
“差一點!”
孫亮都有些替他擔心。
“本來就砸不到啊!”趙奕下意識脫口而出,旋即用力皺起了眉頭。
不對啊!
在正常的情況下,有籃球沖著自己飛過來,下意識的反應要么是伸手接住,要么就是直接躲開。
為什么沒有選擇躲避?
趙奕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注意到籃球的瞬間,他就用出了《因果律》,判斷出繼續正常往前走,籃球根本砸不中自己。
所以,才很淡定。
但是……
這就是問題所在啊!
等重新回到教室里,趙奕還琢磨著因果思維和《因果律》的關系,他注意到林曉晴抿了抿嘴。
他拿了一瓶沒開瓶的礦泉水,遞過去說道,“渴了吧?送你了!”
說完愣住了。
“我怎么會知道她渴了?”趙奕再次皺住眉頭。
林曉晴開心的接過了水,打開狠狠灌了一大口,“我都渴了一節課了。”
趙奕微笑點頭。
“這么暖啊!”
孫亮酸溜溜的諷刺一句,隨后關心的問道,“趙奕,你怎么了?感覺一直恍恍惚惚的。”
林曉晴也看過來。
“就是在想數學題。”趙奕說著搖了搖頭。
“我給你看看。”
“不用了,已經解出來了。”
在重新回到座位上,趙奕手扶額頭,仔細思考著數學題、籃球以及林曉晴口渴,差不多已經明白過來。
因果思維能力,說白了就是下意識使用《因果律》。
這種使用是有限制的。
不管是判斷數學題答案,判斷籃球是否會砸中自己,還是判斷林曉晴口渴,都是擁有充足的條件做判斷,使用《因果律》幾乎不消耗精力。
也就是說……
“因果思維,就是對‘無消耗《因果律》’的下意識使用,讓它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下意識的思考方式?”
再抬頭看向林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