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告片播放以后,學校也重視起了‘青春杯’。
中午的時候,王萍找來所有參賽學生,到四樓中間的教室集合,“距離決賽還有兩個星期,我們不爭第一,也希望不是最后一名。”
“你們都準備準備,每天中午、下午,都可以來這間教室看課外書。”
王萍說著一指前面角落,那里擺著個小書架,上面放著二十幾本書,“都是我在圖書館找的,多看看應該有用。”
她也不確定。
‘青春杯’課外知識競賽,出題真是很不固定,臨時看課外書不一定有用。
當然,有準備總是好的。
接下來的幾天,林曉晴、孫亮等人的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的。
中午、下午的休息時間都被占用。
趙奕是例外。
臨時看課外書的效果有限,他只是偶爾去轉一圈,多數還是繼續正常學習。
中午還好。
下午放學后的空余時間很重要。他要去操場上打籃球、踢足球,鍛煉身體刷‘運動幣’。
這是必須做的事情。
……
精英A班教室。
孫老班的物理課結束,趙奕看著錯漏百出的試卷,再看看剛及格的成績,有點郁悶的揉著額頭。
物理,也要抓緊了!
前一陣子都在看數學,他打算把數學徹底提升上來,就一直不斷地刷難題。
但是,作用不大!
碰到有變化的題目,做出來還是很困難。
“刷難題的效率太低了!”趙奕不得已認清了現實,“難題,就是拔高題,不是看有多努力,也不是看刷過多少題,而是看天賦……”
這真的很郁悶。
沒有人愿意承認,比別人的天賦差。
但事實情況是,有的人動動腦子,就把難題給解決了,其他大部分人,想白了頭都想不出來,做再多的題也沒用。
“算了,效率太低,還是看物理吧!”
趙奕做出了決定。
其實也正常。
對于任何人來說,同一科目的成績,從130提升到將近滿分的程度,要比從90提升到130困難的多。
后者,努力就有希望。
前者,不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天賦也是少不了的。
反正很難。
與其死磕提升難度高的數學,還不如花時間去提升其他科目,和數學連通的物理,就是最好的選擇。
數學和物理不分家。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好,多數物理就會好。
反之亦然。
……
高三年級的大辦公室里,牛蓮花正高聲談論著。
奧林匹克競賽要來了。
一般來說,奧林匹克競賽和普通高中沒有關系,但今年十三中有個孫亮就不同了。
“孫亮總是看奧數題,那些題難度都很高!”
“一般的題,我都要想很久,有的根本做不出來,要我看,孫亮有機會,到省里拿個獎,高考就能加分。”
幾個老師聽著點頭。
牛蓮花繼續道,“其他學生也能參加預賽,真去做做難題也好。我準備報上五個人,何榮華、林曉晴、趙奕還有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