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采訪的熱度持續了好幾天。
期間正好趕上國慶假期,高三學生也間隔著放了三天假,趙奕呆在家里用功苦讀,門上貼上一大紙寫著--
謝絕會客!
謝絕采訪!
有自覺的鄰居、親朋,看到就干脆不進去了,但并非所有人都是這樣,家里還是偶爾會有人來,有時候還會來個記者,非要過來采訪趙奕幾句。
趙奕應付了幾次就沒耐心了。
如果真是大媒體記者,想對他進行詳細報道,配合采訪也就配合了。
《百思要騎姐》?
《聽我說專欄》?
《西城八卦故事》?
什么跟什么啊!
后來他再貼上一張大紙,用大字寫上:請勿敲門!
然后上鎖。
老爸、老媽進進出出有鑰匙,其他人怎么敲門都不開。
這下安靜多了。
任何熱度都是有時限性的,哪怕是真正的明星,長期看不到熱度也會大降,更不用說什么‘計算機天才’了。
多數人都不在意。
國慶的時段快過去時,就很少能看到記者的身影了。
趙奕一直都在悶頭學習。
物理題刷了幾天快刷吐了,有的題目怎么也想不出來,就只能呼叫孫亮來幫忙,后來干脆就看看化學、生物。
相比燒腦的數學、物理來說,化學、生物學起來就是繁瑣。
各種實驗。
各種小知識點。
高中級別的化學、生物,很難說具體有多復雜,實際上,大多數題目都是知識的積累,一些填空、實驗大題也是如此。
比如,化學有題目,要根據分子結構圖來寫出具體的分子式。
‘會做’,就是幼兒園級別的‘數數’,再加上小學一、二年級的計算。
‘不會做’,就不可能拿分。
生物也類似。
細胞內各種物質的名稱、作用,植物孕育種子、胚胎的過程,基因遺傳染色體的結合方式,等等。
大部分題目都是知識點的積累,每個知識點全都知道,得分肯定不會低到哪去。
當然了。
這兩門課也是有難題的。
有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就很燒腦,實驗的小變換也會直接影響結果,做類似的題目認真比什么都重要。
趙奕的學習方式就是背書。
他把化學、生物的課本拿出來,一頁一頁、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一遍。
再看一遍。
再看一遍……
反正就是不斷的看,爭取能把書本背下來,再加上課上老師的講解,成績肯定能有提升。
這個過程很耗時間。
在沒找到更好的方法前,他也只能耐心的看、耐心地背。
中途。
趙奕在用功學習之余,也會上上網、打打游戲,或者干脆登陸企鵝號看看。
企鵝號多了個群:計算機技術交流群。
這個群名實在很撲街,聽起來就像是大學生建的,隨便拉上室友和同學,開始還真是交流下電腦。
很快,就會演變成聊家常、游戲、八卦,再后來就逐漸沒人說話變成死群。
大多數類似的群都是如此。
趙奕點開了‘計算機技術交流群’,掃了幾眼群員們的名片,心里就有點不淡定了。
群里就只有二十幾個人,但似乎都很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