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虹娟回來了。
孫亮和高媛也一起回來了。
趙虹娟對待高媛還只是說個話,對孫亮、趙奕就實在太熱情了,到廚房做飯的時候,還一趟趟出來和他們說著話,嘴里幾乎就離不開兩個字--
學習!
“你們的數學是怎么學的?”
“晴晴就是數學、物理不行,每次考試都有點拉分,你們在學校多幫幫她……”
“趙奕,我聽說你上次考試,數學比晴晴的分還高?數學競賽也能去省里考試了?”
“這次考的怎么樣?”
趙奕和孫亮只能笑聽著,主要學習上的事沒法說啊。
數學?
這個科目真有點拼智商的意思,孫亮的數學好純粹就是邏輯思維強、做題也比較敏感,真要追求原因可以用‘天賦’來形容。
趙奕則是……
他覺得自己有點天賦,好好學、多刷題也能考的不錯,但能快速提升肯定是系統的原因。
這個沒辦法解釋。
兩人都只能含糊的應對。
飯后。
趙虹娟去廚房忙的時候,幾人才終于輕松一些,就連林曉晴都小口呼氣,郁悶的小聲埋怨道,“我媽總是這樣,我跟他說不通。”
“比我爸還能嘮叨!”孫亮跟著抱怨一句。
趙奕就在一邊坐著。
林曉晴對趙奕羨慕道,“還是你爸媽好,學習上從來不嘮叨,好像也不怎么管你。”
孫亮跟著點頭。
林旭東正巧走過來,心里頓時有些郁悶,他再次狠狠瞪了趙奕一眼。
趙奕覺得很無辜。
這次他真是什么也沒干!
冤啊!
林旭東的手機響了。
他走到了陽臺按下接聽鍵,就聽到對面的喊聲,“林隊!你說的真準!那個交通事故,我們在死者身上,提取到了其他人的毛發碎屑,已經送檢比對了。”
“還有,我們獲得了新的信息。村街頭的超市有個攝像頭,上面拍攝到當晚十點半左右,一個人從村里的小路穿過,探頭探腦的走向了村外。”
“那個人的身形、外貌,都和貨車司機周軍很相似,但周軍的貨車卻是從外面往村里方向開的。”
“這就不對了。”
“如果能證實那個人就是周軍,這很可能不是交通事故,而是一起謀殺!”
……
林旭東去忙了。
在接到了電話以后,他迅速穿好了警服,和趙虹娟照顧一聲,就走出了家門。
臨行前,他看了一眼趙奕,心里非常的驚訝。
如果不是趙奕說可能是謀殺,他一定不會讓手下去仔細調查,因為只是一場交通事故,死者還是個倒在路邊的醉漢,沒有必要分配太多的人手在上面。
沒想到!
真的是謀殺!
“難道他真會心理學?他能從視頻中,輕易看出貨車司機在說謊?”
林旭東想不明白。
其實趙奕也感到很驚訝,他用《因果律》得知出貨車司機在說謊,看了視頻、照片等案件信息后,卻發現可以使用《聯絡率》,腦中還出現兩條過程信息--
貨車司機和醉酒后的死者有過身體接觸。
貨車率先碾過死者。
雖然只出現了兩條簡單的信息,但推斷是一起謀殺還是足夠了。
“所以說,我也有當福爾摩斯的潛力。”趙奕美滋滋的想著,并沒有放在心上,他不是負責破案的警察,只是提醒一下林旭東就可以了。
晚上,回家。
趙奕快速進入‘論文模式’。
所謂的‘論文模式’,就是對著看不懂的跳步內容,再根據劉教授只言片語的提示,翻起買回來的‘參考書’,找到適合的公式、定理條件。
在完善了所有條件后,就可以使用《聯絡率》推導出詳細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