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用的方法,首先還是顏色判斷,他干脆給機器人加裝了一個攝像頭,一旦開始尋路就開啟兩個畫面,新攝像頭指向地面。
通過地面和視線前方顏色的對比,來簡單的分別‘路’具體是哪里。
這樣就能輕松避障。
當然了。
很多時候,道路的顏色會改變,就只能用第二種方案,機器人會環顧左右方向,通過圖像顏色、物體的大小,去分辨具體哪里是路。
趙奕設計出的尋路、避障方式,大部分時候是沒問題的,但會碰到的問題也很多,最重要的是,分辨方式都是他自己輸入進入的。
一個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想到所有情況,一旦碰到新情況,就會遇到新的問題。
這就需要覆蓋每一種情況,去詳細的編寫程序代碼。
顯然。
這是一個團隊的事情。
“不然……把設計方法、代碼賣掉?然后讓一個公司去幫忙完善?”
“還是和專業的實驗室合作?”
趙奕仔細思考著,覺得前者比較靠譜。
到專業的計算機實驗室,他貢獻了代碼就等于是貢獻了,最多能拉一下投資贊助,最后還是要把代碼,給投資的公司共享使用,相比還不如直接售賣掉,標明自己擁有最終完善版本的使用權。
凌晨過后。
《數學學會雜志》發表冰雹猜想證明的影響力已經出來了。
每一個數學猜想的證明,都會引起大量的關注,海外大量媒體做出報道,也讓國內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
《數學學會雜志》還沒有網絡版本,想看到真正的證明過程,幾乎只能通過購買紙質出版物,國內想看到證明過程不容易,但不妨礙國內注意到海外媒體的報道。
國內網絡上瞬間有了消息--
“角谷猜想被證明了!是《數學學會雜志》,數學期刊四巨頭之一!”
“真被證明了,海外都在報道!”
“誰證明的?”
“趙奕啊!”
“就是前一段時間,演講的時候說自己證明了角谷猜想的那個天才高中生!”
“趙奕真是天才,先是研究出看不懂的計算機算法,解決了魔方的步驟計算問題,又順勢解決了角谷猜想……”
“我記得上個月還有人說,趙奕不懂數學!”
“解決世界數學難題的人,竟然會不懂數學,哈哈哈哈哈……”
網絡上的熱議確實很難影響到本人,但有認識趙奕的人也看到了消息。
第一個是李立生。
李立生長期混跡論壇,日常交公糧以后睡不著,干脆就爬起來對著電腦,準備來一場彈琴大戰,結果就看到了熱搜--
中國高中生證明了角谷猜想!
“角谷猜想?對了,好像是趙奕,高中生?”李立生快速過了一遍腦子,馬上搜索點進去看了新聞。
趙奕!
真是趙奕!
他破解了數學界幾十年的難題--角谷猜想!
李立生馬上就激動了,他趕緊到論壇上,發表了一個帖子說,“現在我說,我是鄭陽十三中的老師,沒有人有疑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