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清的研究方向是極端微生物,也負責完善微生物數據,后者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投入其中真是要對微生物有興趣了。
趙奕穿上白大褂實驗室,里面有好多研究員,都已經在工作中。
一路上碰到不少人。
微生物技術實驗室確實要比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高端,單獨占了一整三層樓不說,人數上就呈現碾壓狀態。
“我們有14個研究員,副研究員39個,再加上帶的博士生、研究生,加在一起應該有兩百人。”
魏世清介紹著。
趙奕跟著去了魏世清的實驗室,走進去以后,魏世清就開始介紹起微生物。
各種菌……
各種毒……
各種……
細菌、真菌、病毒以及細胞、蛋白等微小的東西,名稱實在是非常不好記。
趙奕只記住了簡單的幾個,比如,伊麗莎白菌種,比如,知道的大腸桿菌,其他都是左耳聽、右耳冒。
后來就干脆不聽了。
魏世清很激情的在講解,并完全投入到其中,讓趙奕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至少……
這家伙是真喜歡研究微生物的!
……
在魏世清的實驗室里,趙奕呆了有二十分鐘左右,出來以后就去了另一個地方--
生物醫學研究所。
生物醫學研究所的規模比微生物技術實驗室還要大,單獨占據了學校邊緣的一棟四層實驗樓。
魏世清不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人,他只是象征性的帶著趙奕參觀一下,還找了個以前的學生幫忙做介紹。
這個學生叫張微,是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員。
張微的年紀在三十歲左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帶著眼鏡有種女老師的氣息,她過來見到趙奕很興奮,主動帶著兩人到里面轉轉,還去了自己的實驗室。
張微似乎也有研究人員的‘毛病’,發現沒什么話題可說,就干脆介紹起自己做的青年基金--人體免疫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人體免疫在抗病毒上的研究,對于醫學研究能起到關鍵作用。”
“我做的是研究人體免疫在心肌炎發病時的機理,也就是免疫系統都做了什么。”
“心肌炎是一種……”
“這個研究困難的地方在于……”
張微發現趙奕聽的很認真,也感覺非常的欣慰,干脆說道,“我給你看看研究進展吧,最近我發現……”
趙奕確實很認真。
事實上。
張微說的研究內容,和魏世清介紹微生物,基本上也沒什么區別,都是聽的半懂不懂,好像是明白、又好像是不明白。
但是他卻發現一個重大問題--《聯絡率》可以使用!
這太驚人了!
如果能在不懂得研究項目上,直接使用《聯絡率》,不就能得到所有過程,明白所謂的‘機制’了嗎?
這就直接出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