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計劃著再學上兩天,時間差不多再使用《聯絡率》,一方面是試著使用一下,看看具體能反饋什么內容,另一方面也幫助張薇完成研究,感謝她對自己的指導和幫助。
這天。
臨近房間的艾立新,做了個切片觀察細胞反應的實驗。
艾立新是趙奕認識的另一個人,他也是一名副研究員,在戴天慶實驗室工作。
趙奕也喜歡看艾立新的研究項目,項目內容是‘RA的免疫應答機制研究’,RA,也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劉靜就有類風濕關節炎,治不好的病癥實在折磨人,趙奕肯定會對類風濕關節炎感興趣。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癥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艾立新主要是研究A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細胞因子與類風濕關節炎之間的關系。
艾立新和張薇不同的是,他的研究有了不小的進展,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但關鍵性的B淋巴細胞和A淋巴細胞,結合作用在炎癥上的反應機制,一直都還沒有摸透。
這個問題卡了他有一個多月了,只要能摸透這個問題,研究差不多就結束了。
現在艾立新做的實驗,也是檢測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在無其他因素妨礙下,一起共性會發生的變化。
艾立新和趙奕相處的很不錯,就邀請趙奕觀看他的實驗過程。
趙奕擺弄著顯微鏡,看了好半天切片,一邊聽著艾立新對上面內容的講解。
接下來是做染色反應。
在染色的情況下,肉眼就能看到一些明顯的狀況,再結合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也許就能得出某些結論。
當然了,‘也許’是很關鍵的。
艾立新做過幾次實驗,都沒有得出什么結論,他唯一能注意到的就是,自然殺傷細胞的對靶細胞造成殺傷,卻無法解釋T淋巴細胞的作用。
“不可能沒有作用,T淋巴細胞是免疫細胞的大類,任何免疫反應都會有作用。”
“現在只看到了記憶性的T細胞,可以這樣理解,T淋巴細胞對炎癥無效,只能起到記憶性作用?”
“也不對啊……”
艾立新自語般的做著分析。
趙奕一直都是開口詢問,并沒有幫著分析什么,艾立新也不覺得趙奕能幫上什么,因為趙奕真是連‘菜鳥’都算不上,本科基礎課程都沒學過,參與實驗分析有些天方夜譚。
這時候趙奕忽然開口道,“你為什么不朝著分泌物質的方向考慮呢?T細胞轉化受到刺激,就會轉化為大淋巴細胞,中途也會分泌出物質,也許這些物質中,有某一項會有輔助自然殺傷細胞,完成對靶細胞的攻擊?”
他是以提問的形勢說的,口氣卻異常的肯定。
艾立新聽罷愣住了,他猛的反應過來,有些激動的抱住趙奕的肩膀,還不斷搖晃著,“對啊!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我這就做實驗!”
“很有可能啊!”
“趙奕,你真是個天才!”他一邊激動的喊著,趕緊準備起實驗材料。
趙奕翹著腿坐在旁邊,臉上露出微微一笑。
他發現‘機制研究’真適合自己,剛才艾立新遇到的難點,他看了一遍實驗過程,只消耗了11點精力就解決了。
如果換作是自己做機制研究……
“這些好像是有國家科研基金支持的,一個研究幾十萬、幾百萬……”
“多刷一些機制研究,就算是研究所分走一點,也是個不錯地賺錢門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