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趙奕是在數學家大會上擴展的第二組素數解,否則他很希望拿到菲爾茲。
當然了。
即便是沒有拿到菲爾茲,拿了個奈望林納獎也不差了。
趙奕還不足十九歲,四年以后也不到二十三歲,他在期間再有數學類的研究貢獻,拿到菲爾茲的概率更大。
菲爾茲的年齡上限是四十歲,他還有很多機會。
在很多人的眼里,趙奕已經是‘未來菲爾茲得主’了,很多人想想都很可怕。
菲爾茲歷史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查里斯-費弗曼,當時他的年紀是二十九歲。
趙奕距離二十九歲還有十年,而十年里他有兩次拿到菲爾茲的機會,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他肯定會成為最年輕人的菲爾茲得主。
當然了。
那只是展望未來。
現在所有人關注的還是趙奕拿到了奈望林納獎,趙奕走出了會場就碰到了國內前來采訪的記者。
記者帶著職業化的溫和笑容,把話筒遞到趙奕的嘴邊,發問道,“你好,趙……先生。”
“叫我的名字就行。”趙奕總是碰到類似的問題,陌生人對他不知道該怎么稱呼,會場里大部分人都頂著個‘教授頭銜’,就算沒有教授頭銜,最低也有個博士學位,就能稱呼‘某教授’、‘某博士’。
趙奕只剛高中畢業,只能被稱呼為先生,但先生聽起來怪怪的,而直呼名字似乎是有些不尊重人。
趙奕倒是不在乎,稱呼名字反倒顯得年紀小。
年紀小,多好啊!
如果可能的話,他真希望永遠十八歲。
記者點頭道,“好吧,趙奕,恭喜你獲得奈望林納獎,你成為了國內唯一獲得該獎項的學者,請問,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還行吧。”
趙奕的回答很平淡,和陶哲軒聊了一下算法,再加上好多人都說,他有希望角逐下一屆的菲爾茲,他發現一點都激動不起來,仿佛拿到奈望林納獎理所當然,真和過來領個工資一樣。
話說奈望林納獎也有一萬多歐元呢!
錢不多,但比沒有強!
記者聽到趙奕說‘還行’,一時間都有些語塞,他可是拿到了國內第一個奈望林納獎,也是國內第一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領獎的人。
結果就是……還行?
記者深吸幾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情,馬上換了個問題,“幾天前,你的學術報告大放異彩,拓展了波形圖函數的素數解,同時證明了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對費馬猜想證明的邏輯錯誤,你對此有什么想說的嗎?”
“懷爾斯先生是個數學天才,我尊敬他。”
趙奕說道,“我的研究目的是拓展波形圖的素數解,還是懷爾斯的報告給我帶來了靈光。”
“我很感謝他!”
“但數學,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個對數學認真的人,無法把錯誤當成是正確,我只是做了該做的、必須做的事情。”
“數學、科學,就是在不斷地創新、不斷的糾正錯誤中發展起來的。”
“但我想,這大概對他會是個打擊。”
“我希望他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來,希望他能重新調整好心態,投入到對數學、科學的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