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甚至比國外專業的研究機構快了兩個星期,得到的驗證數據還更多一些。
趙奕能知道三維震顫波形圖擁有更多的孿生素數解組,肯定和第二組驗證數據有關,因為他本人不可能知道那么多解,他的第二篇論文也闡明了,自己是在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得到的消息。
那么……
時間呢?
做研究難道不需要時間嗎?像像是這種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數學研究,每一個都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進行研究。
就算趙奕對三維震顫波形圖的了解更多,就算他是個真正的數學頂級天才,可有影響力的研究,可不是解一道數學題,不需要花費時間、花費精力嗎?
果然。
在《數學新刊》采訪趙奕的內容被發布后,國內數學界人士反饋的都是驚訝的聲音,但并沒有人不相信,趙奕所說的下一期《數學新進展》還有他的論文。
對其他人來說,論文登上四大頂級期刊,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但對趙奕來說,似乎是沒什么困難可言。
多數學者還是認為,趙奕發表的研究內容,可能和他們想象中的不同。
具體怎么不同就要等結果了。
……
趙奕并沒有把采訪放在心上,因為他早就把論文投稿到了《數學新進展》,而且已經得到了稿件通過的消息。
像是一些沒什么名氣的數學研究者,投稿到頂級雜志的論文,或許需要一改再改。
趙奕不同。
他已經成了《數學新進展》的常客,就算論文的格式、用語有一些瑕疵,審稿編輯甚至會幫他修改,而不是把論文打回來讓他修改。
這就是待遇的不同。
國際上的頂級雜志,也希望能留住頂級的研究者,因為他們有競爭對手。
《數學新進展》在四大頂級期刊上,權重和影響力排不上前兩名,給人的感覺就是,四大頂級期刊最差的一個。
這或許是因為發表論文的數量。
《數學新進展》是月刊,每年發表的論文是最多的,其他三個都是季刊。
很多數學家把論文發表在《數學新進展》,是因為《數學新進展》看你的論文數量多,過稿率就比較高,發布的速度比較快。
趙奕也是這么想的。
如果惡了投稿過來的頂級數學研究者,或許下一次有影響力的研究內容,就會投稿到其他的頂級雜志,而毫無疑問的是,權衡一個雜志的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指標就是發表影響力重大的論文。
總之,像是趙奕這樣有影響力的數學研究者,只要研究內容沒有問題,投稿過稿是不會有問題的。
當外界都在關注《數學新進展》的下一期,想知道具體發表了什么論文時,一篇刊登在《中華醫學院--免疫學》雜志上有關‘il-1α蛋白機制作用’的醫學論文,幾乎沒有引起任何的波瀾,哪怕論文第一作者的名字是‘趙奕’。
連看了論文的醫學界人士,都覺得趙奕已非彼趙奕,只是名字重復了而已。
這很正常。
趙奕的名字并不特殊,重名率說是最高,但同樣名字的人還是不少的。
另外,數學天才趙奕,和醫學界有關嗎?
好像有……
一些人想到了趙奕發表的,有關“人體免疫在心肌炎中的作用機制”猜想。
但是,猜想是猜想,研究是研究。
一個醫學研究領域外的人士,可能研究天賦驚人,能發表出靠思考得出的過程機制猜想,可真正涉及到研究的時候,需要做一個個實驗去論證,就很需要專業知識和能力了。
當然了。
還是有很多人知道,此趙奕就是彼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