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慨著繼續追問,“你為什么確定自己所說的?”他希望得到一個,趙奕本人也不能確定的結論,以此就能展開說明波形圖充滿神秘,就連塑造函數的人都不確定,來說明具有更高的研究價值。
這是準備刻意去抬高趙奕的研究重要性。
現在可以說趙奕就是國內數學界的國寶級人物,他不僅僅是年輕一代的標桿,老一代能比得上他的人也極少。
如果只論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影響力,甚至沒有任何一個國內數學家能與之相比。
這是一件悲劇的事情。
談起國內數學有影響力的人物,幾乎都是華人,華人,也就是擁有外國國籍的中國人,但擁有了外國國籍,是否還是中國人也不好說了。
趙奕微微一笑道,“我能如此確定,正是因為我對波形圖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事實上,我還一篇研究成果沒有發表,是關于孿生素數猜想的,從中剔除了波形圖的部分,那是一個肯定的證明。”
“我已經投稿到《數學新進展》,不出意外下一期就會發表。”
“……”
記者聽愣了。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聽到這樣一個回答。
還有研究沒發表出來?
如果記憶沒有出錯的話,趙奕已經在數學新進展上發表過四篇論文,其中有三篇是上個月和上上個月發表的,結果還有一篇沒發表?
算算時間……
五篇論文總計算在一起都沒超過一年。
另外,趙奕的《角谷猜想》證明,投稿到了另一數學頂級期刊《數學學會雜志》。
換句話說,他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在四大頂級數學期刊上發表了六篇論文,而且每一篇論文都擁有不小的影響力。
別說論文有沒有影響,數量都實在太驚人了。
國內數學界,包括所有的國內數學家,在四大數學頂級期刊上,每一年投稿的數量加在一起,都沒有達到過兩位數,一只手就能數出來的數字,結果趙奕自己一個人,就發表了六篇?
這個數字大概頂的上其他國內數學家的總和了吧?
記者驚訝地張大了嘴,一時間都不知該說什么了。
這不是天才,是妖孽啊!
作為記者眼中的妖孽人物,趙奕看看時間差不多,打了個歉意的手勢說道,“采訪就到這里吧,我要去上化學課了,要不然一會兒遲到了。”
“抱歉。”
“好……”
記者傻愣愣的看著趙奕離開了。
……
上上課,學習基礎知識,和同學扯扯嘴皮子。
趙奕度過了輕松的一天。
下午最后一堂課結束以后,他才去了生物醫學研究所,第三篇論文的發表影響力確實很大,大量的學術媒體進行報道,讓人感覺他成為了國內最一流的數學家,甚至說有種開宗立派的味道。
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人,看像趙奕的眼神都怪怪的。
好多人也在討論,覺得趙奕應該繼續研究數學,而不是來做生物醫學研究,因為他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實在令人非常驚訝,來生物醫學研究所,都感覺有些不務正業。
閻所長都朝著其他人感嘆,“我們讓趙奕來研究所,是不是耽誤他了啊!”耽誤一個國寶級的數學家,心里的壓力可真不小。
趙奕去了自己的研究所。
今天的實驗很重要,說是接手項目以來,計劃做的最重要的實驗,得出的結論也許能夠,讓項目有重大進展。
當然,只是也許。
像是類似的重大實驗,做十幾個能有一個讓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