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還是因為重大的項目不可能被太監掉,即便是中途研究員出了問題,不能夠繼續研究下去,因為涉及到的項目資金很多,上面也肯定會找人接手。
研究所里太監的項目中,能剩余百萬經費的是極少數,大多數項目的資金就只有幾十萬,甚至是幾萬。
那些都是副研究員、學生練手的項目。
現在實驗室的目標就是,把研究所太監的項目一個個接下來,數量其實也并不多,剩余只有十個左右了。
趙奕的目標則是完成更多的項目,發表出更多的論文。
如果只發表一、兩篇醫學機制研究論文,生物醫學研究能力肯定不會被認可,但即便是很普通的醫學機制研究,完成的項目多起來、發表的論文數量多起來,研究能力也肯定會被認可。
數量的疊加是可以引起質變的。
世界上好多獲獎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一生中都沒有太高的研究成就,但他們在某個領域一點兒點兒的小成就積攢起來,也會被世界數學界,物理學界認可。
或許也因為……
絕大部分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或者其他領域的學者,一生中都不會有太高的成就。
不管怎么說,數量還是有意義的。
等項目正式申請下來,實驗室很快申請到了材料,就直接進入了研究階段。
趙奕依舊是全程跟著實驗過程,即便有的實驗無法參加,也會后續詢問實驗過程,查看實驗的結果。
這不只能對項目研究起到推進作用,還能夠幫助他了解更多生物醫學研究的知識。
當真正參與項目的研究中時,獲得的知識確實是教室里很難相比的,他感覺每一個實驗,每一天的工作,都能夠帶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
趙奕很享受這個過程。
當然了。
他也沒有忘記去微生物技術實驗室,每天過去打卡一次,查看一下那坨混雜的物質。
等到了第五天的時候,趙奕終于待的久了一些。
他發現了新情況--
變異!
因為每天都查看一次混雜物質,所有過程都展現在眼前,使用《監察率》能夠得到確定的反饋信息。
首先,混雜物質中還有存活的原始細胞,只是數量非常的少,多數原始細胞并不是被諾如病毒感染死亡的,而是在不適宜的化學環境下,又沒有適合的物質供給,周圍還滋生了大量的細菌,擠占生存空間,就造成了細胞的死亡。
第二點就是有一些諾如病毒產生了變異。
這個變異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而具體變異方向也是不確定的。
趙奕也不能確定。
他問向魏世清,“我能在你的實驗室里設計一些實驗嗎?”
“設計實驗?”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魏世清有些不理解,在他看來,趙奕就是微生物學的小學生,對于微生物完全沒有了解,偶爾問的問題都是常識性的。
這種對微生物的了解水平,想自己單獨設計實驗,實在有些天方夜譚。
“你要設計什么實驗?”魏世清沒有直接拒絕,他有些好奇的問道。
“就是這個實驗,染色實驗。”趙奕點頭道,“我覺得應該加大病毒的劑量,細胞材料的劑量。”他說著想了想繼續道,“還有啊,能不能找一種和諾如病毒毒性差不多的病毒,也做同樣的實驗?”
“你還想做染色實驗?而且要加大劑量,也就是分成幾個組?”魏世清非常不理解。
“對,可以嗎?”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這樣不是浪費材料嗎?諾如病毒確實有很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