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雷不屑的說道,“這家伙就是在裝,看到了嗎,旁邊幾個女生,他就抱著習題冊,裝出認真學習的樣子。”
“你懂什么,快期末考試了。”李仁喆很不滿的解釋道。
范雷立刻反駁,“你的成績,過高數還不是輕輕松松,你都能考八十多分了,還非要考滿分?”
“能多考一分,就多考一分。”李仁喆說的很認真。
趙奕也擺出了不屑的樣子,他還是支持范雷的說法。
李仁喆……
這家伙就是專業擺造型的,平時都坐在最后一排,高數學的好大概和他有關系?
比如,每次和他坐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能吸引周圍女生的目光,李仁喆就做的筆直。
不管是否在認真聽講,每一節課都是如此,就已經很厲害了。
否則……
為什么他的c語言成績就不好呢?連課后的小程序作業都要復制別人的。
李仁喆干脆不理會范雷,拿著習題冊問向趙奕,“看看這個題,我想了半天也沒解出來。”
趙奕低頭掃了一眼。
習題冊上有兩個題,其中一個題已經解出來了,另一個題寫了一半兒,大概是中途沒有思路,就斷在那里了。
微分函數的計算題確實很燒腦。
趙奕看著題目似乎是在思考,實際上則是使用了《相關率》,他想試試《相關率》在數學計算題目上有什么作用。
反饋,來了。
這次還消耗了一點精力。
趙奕腦海里接受到反饋的消息,頓時眼前一亮,反饋的消息中有兩道題解答的共性,比如共同運用到的數學公式,還有解答過程中,在變換函數時相似的地方。
除了數學公式以外,其他的反饋內容都很模糊。
趙奕有些理解了,“原來是這樣。除了確定的東西外,其他反饋的內容都是模糊的。”
“所以說才叫模糊關聯……”
這種模糊關聯對于題目的最主要作用是,能知道運用的數學公式以及一些大體的變換過程。
比如,一道題需要進行步驟1、2、3、4、5、6,另一道題需要步驟2、5、7、8,反饋過來就是2和5。
2和5就是解答題目的條件,但還是缺少7和8。
但不管怎么說,在使用《相關率》以后,題目已經有了一部分過程,也可以算做是解答的條件。
這樣配合使用其他能力效果會非常的好。
趙奕仔細看了好半天,抬起頭看向李仁喆,“結果是π/2。”
“啥?”
“結果啊,我告訴你了,是π/2。”
“我知道啊?這道題后面有答案,但是怎么……”
趙奕認真道,“同學啊!數學這個東西想學好就一定要多思考,我把答案告訴你,對你有什么幫助嗎?沒有!”
“加油!”
“好好的去想,好好的去做,你肯定行的!”
“……”
李仁喆懵懵的拿回了習題冊。
范雷比了個大拇指,也不知道是因為趙奕口算出了答案,還是沒有幫李仁喆解答過程。
幫李仁喆?
這家伙的嘴就沒有把門兒了,和趙琳琳巴拉巴拉也就算了,還和徐夢妍、周婷婷巴拉巴拉,把自己正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傳的全學校都知道了。
這種就只會擺造型的八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