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燁上臺比陳明壓力大的多,因為他是做最終分析統計的報告,而臺下好多都是頂級的專業人士,出現差錯可能就會被找出來。
好在最終沒有出現什么錯誤,會議的驗收方當即就決定把報告收錄進去。
國內團隊的工作到此就結束了。
接下來才是重點。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大部分參加會議的人都是為了看接下來的事情。
趙奕上臺了。
雖然臺下有很多并不看好的聲音,但趙奕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嘴角帶笑的走上了臺,還轉了一圈兒掃視四周,并對著基博爾打招呼式的點了一下頭,只是這份心境就讓不少人豎起大拇指。
換位思考。
如果他們在臺上面對如此多的不看好,肯定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壓力。
其實趙奕的心境沒有那么高,他也會感到壓力,但因為非常確定是發現了希格斯粒子,最少他做的報告結果不會有問題。
不管有多少人認可,結果有多少人不認可結果,只要粒子對撞的研究繼續,總會證明他的結果是正確的。
臺下的好多人準備看笑話,可反過來說,準備看笑話的人就成了笑話。
趙奕很淡然的站在了臺上,深吸一口氣做起了研究報告。
他最開始講的是量子物理內容,也就是如何去在對撞實驗數據中,分析出新粒子的信號。
這部分內容都是基礎。
別說是頂級物理學家,即便是凱莎這樣跟著導師來的學生,都完全能聽得明白,而且不用聽就知道過程。
趙奕簡單‘普及’了一下基礎以后,就開始講解其中的爭議點--篩選機制。
當他提出對粒子信號進行篩選的時候,會場里好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見,都想問他具體是怎么進行篩選的,可他一帶而過,并沒有重點去談。
現在就去談的時候了。
會議中所有的人都能聽得出來,他口中所謂的‘粒子信號的篩選機制’,就是研究報告的重中之重,是最為核心的內容。
好多人也認真起來。
趙奕開始仔細講解篩選粒子信號的機制,其中有一部分還是物理內容,但依舊和剛才一樣只是基礎,基礎是不需要驗證也沒有爭議的,就連會場里一些計算機人士都明白。
大部分內容則是計算機算法的內容。
趙奕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程序包的詳細內容,并對一個個程序功能進行詳細的講解。
好多物理學家最開始還跟上思路,后來就發現有些聽不懂了,篩選法是非常復雜的,只截取一部分內容,也不是其他人能聽懂的。
這時候能跟上思路的反倒是那些在核子組織工作的計算機工程師,小鎮上更有很多計算機工程師,他們的工作就是維護服務器、數據等等,而他們絕對沒有想到,能在粒子對撞分析報告的會議上,聽到很大一部分是計算機算法內容的報告。
不過篩選法確實是很難的,想跟上思路并不太容易。
趙奕的講解速度很慢。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聽明白,它還允許其他人舉手提問,當然問的問題一定是他剛講解的東西。
于是,研究報告會議好像變成了一節計算機算法課程。
作為‘老師’的趙奕在中心位置以慢速講解的,講解一點兒,臺下就有‘學生’提出疑問,他再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重復講解。
慢慢的……
時間很快過去兩個小時。
會場里好多物理學的大佬,都進入到一種旁觀者的狀態,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跟不上思路,感覺自己成了班級里的差生,老師講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其中有好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找出研究中的問題,結果到現在完全聽不懂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