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也訂了第二天的機票,他對于是否回去還不確定,因為驗收方還沒有確定的回復。
阮文燁建議道,“你就和我一起在這里吧,讓他們先回去,等有了確定的消息再說。”
趙奕稍稍有些郁悶,他已經迫不及待想回去了,好在核子組織的動作非常快。
在面對發現疑似希格斯粒子重大問題時,他們想慢也是不可能的,報告才剛做完的時候,核子組織就召開了內部會議。
作為核子組織理事會的一員,基博爾也參加了會議,并陳述了他參與到研究的過程。
當天下午五點鐘,基博爾就傳來消息說,核子組織決定進行一場內部的學術會議,會邀請趙奕在會議上做研究陳述,之后他們會討論得出結果,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利用趙奕做出來的程序,對其他分區的數據以及上一次舒顏的數據進行驗證。
如果結果和研究的結論一樣,那么他們就會確定發現新粒子。
當然了。
這是一切都不出問題的情況下。
所以趙奕暫時回不去了。
這也正常。
發現新粒子的問題實在太重大了。
拋開對粒子模型的影響,也就是量子物理的影響外,甚至直接關系到兩個以上的諾貝爾獎。
如果希格斯粒子被驗證存在,那么預言希格斯粒子的希格斯本人,肯定能夠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外,預言希格斯場的物理學家,有機會拿到諾貝爾獎。
這關系到好幾個物理學家。
作為分析數據發現,希格斯粒子的人,趙奕的貢獻相對要小一些,但也足以頂上半個諾貝爾獎。
于此同時。
核子組織里的頂級物理學家們也感覺有些尷尬,因為趙奕的研究核心是計算機算法,而不是純正的物理假設、分析。
想想。
大量的頂級物理學家,一起對粒子對撞實驗進行研究,結果上帝粒子被一個數學家,用計算機算法篩選找到了?
聽起來就很好笑啊!
兩天后。
核子組織召開了內部討論會,前來參與的好多是頂級的物理學家,還包括在周邊工作,最頂尖的計算機工程師。
計算機工程師成為物理會議的主角,還真是非常的少見,好多參與會議的計算機人員,看向趙奕的目光都充滿了欽佩,而他們比在場的物理學家們,更相信趙奕的研究成果。
會議召開很快進入主題。
趙奕站在會場的中心,再做了一遍有關篩選機制的講解,還是和上次做報告會一樣,他允許與會的人臨時做出提問。
這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所做的篩選機制。
好多物理學家都準備在討論中找出篩選機制的問題,他們提前做了詳細的了解,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更多的人相信了篩選機制,弄懂了機制的原理以后,他們發現邏輯上確實沒有問題。
等會議結束以后,有些人都開始恭喜趙奕了,其中還包括一些物理學家,“不管這次能不能找出新粒子,但你的篩選程序,會成為以后我們尋找新粒子的重要手段!”
“這是一種全新的方法,是以前根本沒有想到的。”
“很厲害!很有意義!”
“我相信未來一使用這種方法,能幫助找到更多的新粒子或者其他的發現!”
好多人都看出了篩選程序的意義。
有些頂級的物理學家,明白了篩選機制以后,也都表示出了贊嘆。
會議結束以后,確定了要做的針對性工作,就是分出一部分人員,投入到數據輸入工作中,利用篩選的程序,把過去得到的數據都過一遍,再去做數據圖進行分析。
“如果得出的結論還是一樣,就能判斷出確實是發現了新粒子。”
阮文燁似乎比趙奕還要激動,“你知道這代表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