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哥德巴赫猜想吧,我覺得哥德巴赫猜想才是最普遍、知道的人最多、關注最多的。”
“你們就不好奇湯姆森說的年輕數學家嗎?”
“全世界能成為年輕的頂級數學家,一只手都數的過來,肯定是陶哲軒啊!”
“我覺得是趙奕,來自中國的趙奕,數論大師!”
“本-布羅爾斯也很年輕,才三十五歲。”
“都有可能啊!”
“反正相對老鄧恩來說,都是年輕的,湯姆森也四十多歲了……”
一般而言,事情的發酵似乎到此結束,就等著雜志發行就好了。
接下來發生的就讓人沒想到了,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忽然站了出來,他很少出現在公眾鏡頭下,一出現就爆料出了大新聞,“下一期的《數學新進展》,會有著名的數學猜想證明刊登,那會是引爆數學界的大新聞!
“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對此感興趣,這個困擾世界數學界近三百年的猜想,終于被證明了出來。”
又是著名的數學猜想?
困擾數學界近三百年,說的不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嗎?
“難道一下子有兩個著名的數學猜想被證明出來了?”
“這也太神奇了吧!”
“不可能吧!”
“那可是老納什,他都站出來說話了,就肯定是真的,他肯定是看過稿件了。”
當老納什站出來說話后,《數學新進展》的風頭,一下子壓過了《數學學會雜志》。
這也是有道理的。
一個是老納什更加有名氣,憑借五十幾年前的博弈論研究,他拿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另外,老納什還很有個人魅力,他有過二、三十年的精神病,在妻子的照料下,才慢慢的恢復過來,隨后拿到了諾貝爾獎,人生被報道出來都有些傳奇意義。
第二就是老納什幾乎明確指出,被證明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老鄧恩和湯姆森就有些郁悶了,他們幫著《數學學會雜志》做宣傳,竟然被搶了風頭,而且對方也說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怎么可能呢?
湯姆森馬上站出來說道,“我不知道老納什到底在說什么,但真正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會刊登在《數學學會雜志》上。”
這一下又說明了,《數學學會雜志》,即將刊登的也是哥德巴赫猜想證明。
兩個雜志對上了。
他們同時宣稱會刊登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還都表示自己雜志上是正確的。
這……
怎么回事?
“難道是一稿多投?”好多人都想到了這一點。
湯姆森有趙奕的聯系方式,他馬上打了電話過去。
趙奕接到電話的時候是凌晨三點,他迷迷糊糊的按下接聽鍵,聽到湯姆森的話,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馬上解釋道,“不是一稿多投,是我投了兩個稿,都是哥德巴赫猜想證明,但一個是素數中心線對稱分析,也就是投給你們的;還有一個是廣義的覆蓋法,證明素數兩兩配對,可以覆蓋所有的偶數。”
“我和《數學新進展》的審稿編輯關系也不錯,沒辦法決定投到哪個雜志,就決定分別投一個……”
“……”
湯姆森都沒有再聽了,他的腦子嗡的一下,完全沒想到會是這種答案。
兩種方法?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是之前聽到類似的話,他一定覺得是最愚蠢的玩笑,但現在來看好像是真的?
老納什那邊也確定證明過程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