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趙奕還不到20歲,但真正見到的感觸還是不一樣,多數數學領域的人士,做研究最年輕也要二十五歲后,二十歲面色還帶著一絲稚嫩,真是不可想象的年紀。
趙奕走到臺上的時候,心里的緊張就完全沒有了,他開口道,“感謝大家來到燕華大學,聽取我有關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報告。”
“我的第一種證明方法很簡單,前面會敘述證明的理由,后續都是論述、分析部分。最后會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大家做提問。”
他說完朝著大家微微鞠躬,就按照設計好的步驟,打開了PPT的頁面,隨后開始了證明的詳細講解。
因為所用的方法很直接,就是設N為自然數,以N為中心點做前面素數的對稱數,隨后把所有的對稱數乘在一起,分析所得出復雜列式的最大影子。
證明方法的難點就在于列式的分析。
演講報告不同于給學生講課,因為學生什么都不懂,就需要講解的很詳細,下面坐著都是數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就不需要那么麻煩了。
那些很簡單的東西就直接PPT過掉,只抓住證明的核心要點來詳細講解。
這也就導致講解的速度非常快。
前來聽取報道的人,大多都看過發布的論文,就算沒有完全看懂的,整體證明過程也是知道的,他們想聽的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極限轉換分析。
趙奕以極限轉換分析的方法破解了復雜列式,過程給列式做了變換,還拆分進行了討論,最終得出了最大因子大于等于N的結論。
等趙奕對關鍵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后,會場的人才發現,確實像是趙奕開始說的,知道了關鍵點證明過程并不復雜,也怪不得好多人都能輕松看明白。
趙奕講解了大概有四十分鐘,之后就到了提問時間。
一個小時的時間安排很緊密,但實際上,針對證明過程做提問的人并不多。
多數人都在反思……
證明過程并不太復雜,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并不多,仿佛就是解了一道難度非常高的題目。
但是……
“為什么我沒有想到呢?”思考很快就有了結果。
還是關鍵點問題!
趙奕講解的關鍵點,聽起來并不復雜,只是因為他已經解了出來,真正的思考起來,就像是在極為復雜的迷宮中,找出了一條正確的通路。
那可是很不容易的!
照著通路去走確實很容易到達終點,但不知道正確的路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迷失掉,中途走錯一點點都被會堵在迷宮中。
這需要花費的時間太多了。
如果是運氣不好,或者沒有其他手段,哪怕是研究幾十、上百年,也都很難走的出去,更不用說,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毅力。
“難道趙奕只是運氣好嗎?”好多人思考著。
當然不是。
如果趙奕只是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以這種方法來證明肯定會被歸在運氣上,但他在完成證明之前,就已經是世界公認的數論大師。
所以……也很正常。
天才的腦思維和普通人不一樣。
普通人最好還是不要試圖去理解天才,否則只會遭受無情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