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風濕性關節炎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醫學研究所:新的未知因子是解決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
《研究推斷:風濕因子可能和LGG抗體類型接近。》
《趙奕以實驗研究做病理機制推斷,為接下來的研究指明方向。》
……
……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里,趙奕實驗室的論文相繼發表,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
僅僅過了三天左右,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成果就被很多醫學界人士關注,也很快登上了大眾的報道。
大眾的報道只是關注一下研究進展,醫學界則都重視起來,像是一些醫學機制研究的實驗室,都開始根據成果內容,組織進行相關的實驗。
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機制太重大了。
這一項研究可以說困擾了醫學界20年以上,好多的實驗室都參與研究中,卻還是沒有搞懂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機制。
很多醫學界的人都認為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非常復雜,是很多因素共同導致的。
趙奕實驗室的成果找出了與風濕性關節炎直接相關的因子,就為解決風濕性關節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只要以此作為突破口繼續研究下去,就肯定能在治療手段上,實現重大的突破進展。
就像是一些媒體報道分析的那樣,“也許未來幾年時間內,我們就能夠實現根治風濕性關節炎,而不是讓它成為一種長久性困擾的病癥。”
這時候,好多人發現一件驚奇的事情,發現風濕因子的實驗室,名字叫做‘趙奕實驗室’,好幾篇相關的論文,也都掛著趙奕的名字,換句話說,研究的主導研究員就是趙奕。
“是那個趙奕嗎?”
在報道最開始的時候,有些直接做報道的媒體都發出了疑問,好多的網友也參與了討論。
他們很快得出答案,“就是那個趙奕!”
“我早就知道趙奕在做生物研究,他讀的可是生物科學,而且還在一個生物研究所工作!”
“之前趙奕也有生物類的成果,包括醫學機制方面的,還有微生物方向的,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只不過所有人都在關注他的數學。”
“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聽不太懂的醫學研究確實很難出頭……”
“現在趙奕絕對是醫學機制研究的頂尖人物,不記得上次了嗎?他幾個月就完成了好幾個項目,發表了十多篇論文。”
“所以說普通人還是不要和天才比了。”
“趙奕一心做生物醫學的研究,順便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聽聽吧,這是人干的事嗎?”
“……”
網絡上的討論是很有意思的,有些人贊嘆的同時,說出來的話也是酸溜溜的。
確實啊!
每個人聽到趙奕的名字都能想到哥德巴赫猜想,就覺得他是頂級的數學家,根本不會往其他方向去想。
誰能想到一個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頂級數學家,同時也在生物醫學研究上,能取得重大的突破?
數學?
生物醫學?
這根本就是兩個事情,都可以說是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