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和閻王學林談了幾句后,就抽時間去了解了,過去艾滋病防治所做的項目。
艾滋病防治確實是個很大的領域。
單單是‘防’就有很多的項目和報告,‘治’上的突破點不多,更多的是檢測和病理研究。
很快。
會議來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是很多體制內科研機構的錢袋子,影響力自然不用多說。
前來參加會議的人非常多,國內頂級的醫生、醫學研究者、病毒學家,傳染病防治專家,還有一些民間艾滋病互助會的代表,等等。
生物醫學研究所派出了龐大的團隊,所長、七個研究員、六個研究員,再包括趙奕,團隊規模比水木大學附屬醫學院的團隊還要多,是參加人數最多的科研機構。
這也代表了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地位。
生物醫學研究所是國家重點的科研單位,科研力量非常的龐大,醫學機制研究領域,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
過去的一年時間里,生物醫學研究完成了好多的項目,也包括最為重大的,發現了心肌炎因子以及風濕因子,更是確立了生物醫學研究所在國內醫學機制研究領域的地位。
生物醫學研究所派出的團隊,放在會議上也是很有地位的,他們在研究領域就是領頭人角色。
其次就是水木大學附屬醫學院的團隊。
還有其他醫科大學的代表團隊,但因為距離首都比較遠,他們派出的參會代表也不多。
會議開始前,參會的人可以隨意交流。
趙奕周圍聚集了不少人,每個人都在說著風濕性關節炎項目--
“我看到消息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就是風濕性關節炎竟然被找到了直接致病因子?這怎么可能呢?”
“不過我一看署名是趙奕,就相信了。”
“哈哈哈……”
“你個大杠頭也會說話捧人啊!”
“趙奕的研究確實不差呀,風濕因子,我們的研究到現在都沒有進展,只是幾個培養皿可能是存在……”
“如果能接著這個研究繼續做,很可能就會治愈方式性關節炎呀!”
“就算不能做到完全治愈,也有了直接的治療手段!”
“肯定比之前強……”
“……”
趙奕樂呵呵的聽著,偶爾也謙虛上幾句,他很享受周圍的氣氛,不是因為大家都在吹捧他,而是大家都在說醫學研究問題,而不是去談什么數學、計算機。
現在他每次聽到哥德巴赫猜想、新粒子、篩選法,都感覺有些頭大了,仿佛走到哪里,其他人都在談論這些事情。
周圍人都在談論醫學研究,還真是個新穎的環境,尤其好多人值得認識一下。
比如,某某知名醫生。
醫生,誰不想多認識幾個,打個招呼留下電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萬一家里人生病了,也能向專業人士問問。
很快。
會議開始了。
趙奕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感覺就像是電視里開會一樣,桌子前面還寫上了他的名字,攝像機也頻頻的指過來,讓他想偷個懶躬躬腰都不行。
對于媒體記者來說,參加會議的絕大部分人,都沒有任何的娛樂性,不存在報道的價值。
趙奕就不一樣了。
趙奕一直都是學術圈里的焦點,放在普通的新聞上,都有很多人會關心,他就好像是學術圈里的明星,并沒有真正去參與娛樂節目,名字卻被很多人知道。
如果趙奕選擇走娛樂圈,以他的知名度、影響力,進圈子就會是二線以上級別的明星。
會議開始以后就是各種發言,包括閻所長都過去做了個報告。
內容大體就是全國以及各個省份,有多少人得艾滋病,新增多少人、死亡多少人,還有一些發病的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