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頭發花白的老教授喬尼-珀爾馬特,正在做著一份物理學的兼職工作--
給著名物理雜志《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做審稿人。
喬尼-珀爾馬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正教授,同時也是天體物理研究專家,其發報表的‘星體的正負能量’理論,獲得了理論物理學界的廣泛認可。
珀爾馬特已經五十八歲,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紀。
當到了這個年紀,學術研究再想取得什么成果,就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珀爾馬特早早的就開始專注于教育,但他并沒有完全放棄科研,而是把興趣放在了審稿上。
他很喜歡審稿工作。
《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是是國際上最頂級的物理學術雜志,主要發表物理學家、數學家、宇宙學家關于引力和時空理論的研究成果,在經典相對論和量子引力的研究方向都處于世界公認的領先地位。
正是因為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總是能吸引各種各樣、腦洞極大的研究論文、稿件。
珀爾馬特最享受的就是,查看各種腦洞極大的稿件,尤其是那些狗屁不通的內容,更是能幫助他肯定自己的人生。
這或許是因為對物理研究的執念。
珀爾馬特年輕的時候就最喜歡物理,可投入了最寶貴的十年時光,就研究出個‘星體正負能量理論’,后續就沒有任何成果了。
后來他被現實打敗,只能專注的做教育工作,升為正教授還是靠的數學研究。
現在看到這些腦洞大、狗屁不通的稿件,珀爾馬特就覺得自己還是很成功的,最少他的研究沒有差到這種地步。
“真是太搞笑了,竟然說人體細胞中存在多維空間。”
“超新星放射研究?這有什么好研究的,有技術去觀測就好了,能有什么內容。”
“粒子的邊界理論?粒子,邊界?什么東西,這個家伙腦洞可真大,粒子都能有邊界……”
珀爾馬特計劃完成十篇審稿,看了前三篇的標題后,都不打算繼續看內容,就打算直接給拒稿。
這倒不是不負責。
‘人體細胞內存在多維空間’,完全可以說是憑空的幻想,而‘超新星放射研究’,主要靠的是天文學家的觀測,收集數據才能進行研究,而不是看著一張圖,去研究、揣測超新星放射的問題。
類似的稿件每天都收到好多,有些干脆就是無聊的鬧劇,或者是一些不懂的外行人,自以為是的‘所謂研究’,仔細一點點去看就根本就沒有意義。
“粒子的邊界理論”,則是不符合現有的理論。
在量子物理學中,粒子的體積是忽略的,不管是哪一種的粒子,都不存在體積的說法。
如果寫出一個具體的表示,粒子的體積就是在十的負十五次方以下,甚至可以小到十的負三十次方。
這么微小的東西,還去給粒子劃分什么邊界,不就等于是憑空想象嗎?
珀爾馬特好笑的搖搖頭,就打算直接發拒稿郵件。
忽然,他停住了。
只見郵箱投稿人上標注的名字是‘Zhao-Yi’。
“這個名字好像在哪里聽過啊?”
“Zhao-Yi?這個格式的名字,是個中國人?”
“Zhao-Yi、Zhao-Yi、Zhao-Yi……”
珀爾瑪特連續念了好幾遍,皺起的眉頭忽然放松開了,“趙奕?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三維震顫波形圖……”
“不可能啊,難道是重名?”
珀爾瑪特用力皺了皺眉頭,他查看了一下投稿人的簡單信息,發現工作單位標注的是‘燕華大學理學院教授’。
“燕華大學理學院?燕華大學?應該沒錯了!”
珀爾瑪特深吸了一口氣,趕緊刪除了拒稿郵件,打開仔細查看了一下稿件內容。
這一看就停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