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解釋了一下發過去的內容,隨后就問道,“你知道M理論的超對稱性吧?”
“當然。”
趙奕點頭說道。
之前惡補理論物理的知識時,他把弦理論好多介紹研究了個遍,還研究過弦理論的數學體系,自然就會知道M理論的超對稱性問題。
M理論的超對稱性。
M理論,可以理解為‘弦理論的演變終點’,它是作為“物理的終極理論”而提出的,希望能藉由單一個理論,來解釋所有物質與能源的本質與交互關系,其理論內容結合了五種超弦理論和十一維空間的超引力理論。
想要了解M理論,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圍棋。
在圍棋游戲中,只有圍與不圍等很少的幾條規則,黑白兩色棋子間的博弈,卻可以弈出千變萬化的對局。
與此相似,好多物理學家認為,自然界由很少的幾條規則支配,而存在著無限多種這些支配規律容許的狀態和結構。
任何尚未發現的力,必將是極微弱的,或者它的效應將會受到強烈的限制,這些效應,要么被限制在極短的距離內,要么只對極其特殊的個體起作用。
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可兩者是完全不相容的:廣義相對論在微觀尺度上違背了量子力學的規則;而黑洞則在另一極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學自身的基礎挑戰。
面對這一困境,薩拉姆和溫伯格的弱電統一理論,把分別描述電磁力和弱力的兩條規律,簡化為一條規律。
M理論的最終目標,是要用一條規律來描述已知的所有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引力)。
和弦理論一樣,M理論的關鍵概念,也是超對稱性,也就是指玻色子和費米子之間的對稱性。
玻色子具有整數自旋,而費米子具有半整數自旋。
在超對稱物理中,所有粒子都有自己的超對稱伙伴,它們有與原來粒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數(色、電荷、重子數、輕子數等)。
玻色子的超伙伴必定是費米子;費米子的超伙伴必定是玻色子。
雖然現有的理論支持這一說法,但到目前還沒有證明出來,也不知道該怎么去證明。
愛德華繼續道,“我是從你的粒子能量理論中得到的靈感。我們可以采用同樣的做法,用數學方法秒輸出玻色子和費米子的能量分布。”
“只要架構出符合粒子規律的能量分布規律,我們就能以此擴大,來分析多維空間邊界的能量分布規律,尋找空間邊界的‘數學對稱性’。”
“我相信那會是美輪美奐的數學,也許到時候還能推斷多維空間的結構特征……”
愛德華說著都開始暢想起來。
趙奕聽的有些頭皮發麻,他感覺就像是聽教徒宣揚神靈一樣。
其實,也差不多。
愛德華-威騰的信仰可以說就是弦理論,對弦理論可以說是‘深信不疑’,正因為有著這種信仰,他才能一直無由頭的研究下去,找出各種各樣的方法,尋求去完善、證明弦理論。
趙奕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他可不是‘弦理論’的忠實信徒。
甚至還有些懷疑……
什么多維空間、弦能量,聽起來有些太玄幻了,最主要就是多維空間,因為現實中并不存在,就算論證了又怎么樣?
但是,趙奕并不反對做研究。
反正物理學上也沒什么思路,跟著愛德華-威騰的思路,萬一就能夠有收獲呢?
反正他負責的是數學問題。
在解決復雜理論物理的過程中,追求讓數學構架美輪美奐,確實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