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談了起來。
盧智林說起自己的研究,“我也關注過超對稱性問題,但費米子和玻色子完全不同,想以數學的方式進行解析,我覺得應該以其他角度去思考。”
“比如說,弦理論本身……”
盧智林就弦理論的話題說了很多,和趙奕很熱烈的討論起來。
在討論結束以后,趙奕陷入了思考中,一直到回程的路上,都一直在考慮盧智林說的東西。
“一切還是追溯到基礎的數學邏輯……”
數學才是根源。
想要單純的用數學解決超對稱性為問題,幾乎沒有什么思路可言。
趙奕想了很久都沒有思路,他發現只思考數學邏輯構架,就等于走了個死胡同。
這就好像是對著一臺電腦,直接說‘把操作系統破解出來’吧。
不可能的!
在最表層的應用層面上,去思考底層的框架問題,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還是要找其他的思路。
M理論和弦理論一樣,是以超對稱性為支撐基礎的,而M理論的幾何拓撲構成中,費馬猜想和黎曼猜想非常重要,他們結合在一起,構造出M理論數學框架的拓撲形勢。
“如果把黎曼猜想換成三維震顫波形圖,數學框架的拓撲,會不會變得更加的完美?”
趙奕思考著。
一個理論的數學邏輯是非常復雜的,理論支撐可不是簡單的變化,牽扯到一系列的變化。
M理論,或者說弦理論,其在數學支撐的邏輯下,構造出的數學美輪美奐,簡直就是精湛到,打破人類極限的藝術品。
當然了。
這種藝術品也只有頂級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才能欣賞到,不管怎么說,數學理論的美輪美奐,也是有許多物理學家,把弦理論當成是信仰的原因。
所以可以這么理解:“如此美輪美奐的數學,所描述的東西,肯定是存在的啊!”
“弦理論只能是正確的!”
趙奕在研究過弦理論的數學構造時,都產生了類似的想法,也覺得如此完美的數學,描述的弦理論肯定存在。
不過趙奕的心態不同。
比如,好多人人不信鬼神,但牽扯到一些鬼上身、驅邪、風水、看相之類的東西,也不會完全的拒絕。
趙奕的心態就是,承認數學邏輯的美麗,但不去仔細思考,弦理論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沒有完全的確信,也沒有完全的不相信。
他是中立派,只看重能證明的東西,對理論的東西也可以了解,甚至是可以做研究,但自己研究的東西,都不去說具體是對的還是錯的,評判的事情還是讓其他人來做吧。
趙奕思考的理論邏輯,希望能解決超對稱性問題,但深入思考以后,就發現超對稱性問題,甚至比論證M理論的數學構造還要復雜。
“如果能論證M理論的幾何拓撲,找出支持理論的根源,是不是就能反推超對稱性結構的數學邏輯了?”
趙奕仔細思考著,都覺得有些好笑。
這就像是外行人不了解計算機CPU的作用,決定弄懂所有其他部件的作用,再反推CPU的作用,貿然一聽似乎還真是那么回事,仔細一想就覺得很怪異了,可也沒有什么其他思路。
“所以我需要論證,費馬猜想為什么會成立?”
“黎曼猜想為什么會成立?”
“……”
趙奕再仔細想想,忽然發現論證費馬猜想,都要比去直接研究超對稱性有意義,因為后者一點思路都沒有,而前者思路還是有一些的。
他可是仔細研究過懷爾斯的證明論證。
雖然懷爾斯的證明翻了邏輯錯誤,但證明過程本身還是很有價值的,也許換一個方式思考,就能把費馬猜想解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