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的金額不是隨意定的,是根據實驗室結余的項目資金以及獎金數額確定下來的。
個人拿到多少獎金,就和項目的貢獻度、工作量有關系了。
趙奕不會去想什么復雜的管理問題,但他差不多全程參與項目進程,對每個人的工作都有了解。
過去的項目中,艾立新無疑是技術主力,但他的工作時間稍微短一些,附帶的工作幾乎不做。
張薇的技術能力排名第二,她也做了很多額外工作,包括出面應付媒體,都是交給她來做的。
劉成杰的技術能力相對差一些,差不多就是‘跟著做項目’的類型,但他的工作很勤奮,也理應拿到一部分獎金。
至于嚴怡……
在使用新機器上,有一定的貢獻吧,有些方面還是有優勢,其他方面還要差一點。
趙奕也不敢保證公正公平,但實驗室就這么幾個人,他就是絕對的權威,誰不滿意可以離開,其他實驗室的獎金可沒有這么多。
像是戴天慶實驗室,年終也會發獎金,但基本就是副研究員們,一人分個一、兩萬塊錢。
另外,研究所也會發獎金。
研究所發的獎金就和實驗室沒有沖突了,因為就連趙奕也會有一份,不出意外會在十五到二十萬左右,絕對是美滋滋的一筆高收入。
其他人也沒這么多了。
研究所發獎金是看級別和年度科科研貢獻的,趙奕享受等同研究員待遇,科研貢獻也是最高的,戴天慶、韓輝等研究員,也就拿個五、六萬獎金,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有的實驗室一年沒什么成果,研究員也只能拿個一、兩萬塊,還不如年底的科研補助經費多。
在搞定了實驗室的事情后,趙奕也不想參加研究所的年會,就直接乘坐飛機回鄭陽了。
這次真是很舒心的回家。
研究的事情都告一段落,心里根本是無牽無掛,全身心的放松心情是真的不一樣。
當在飛機上被認出來時,趙奕還有心情和空乘員侃上幾句,“是鄭陽的嗎?”
“市內?”
“對了,我有點好奇,你們是怎么當上空乘的?是競聘,還是什么?”
“要考試嗎?”
“……”
趙奕真是很好奇的詢問,沒想到還收獲了幾個學習幣,只能感慨顏值高就是沒辦法,說上幾句話都被算做是‘撩妹’。
接機口。
趙奕很淡然的拖著行李,就準備出去找輛出租車,沒想到走到一半兒就被攔住了,攔的人還舉著個牌子,上面寫著個名字--
“趙教授?”
“我?”
“是啊,趙教授,我就是在等你。”攔住趙奕的小伙子似乎是有些激動,隨后猛地朝著后面喊,“趙奕在這里呢!這邊!快過來啊!”
“呼啦啦……”
幾個人快速朝著這邊跑過來,能注意到有的還很注意形象,是‘快步走過來’的,但走的速度也不比跑來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