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勉強讓一些人接受。
他們能接受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芭芭拉-利斯科夫是M國人,而趙奕是一名中國人。
任誰都會希望自己的國家的人獲獎,尤其頒發的是自己國家的獎項。
歐洲國家的媒體也對此作出了報道,還是有不少報道質疑評選的公正性,但他們也不否認利斯科夫的貢獻。
國內就更是如此了。
趙奕沒有獲得圖靈獎,實在是很意外的事情,國內的人可不管什么芭芭拉-利斯科夫,覺得趙奕沒獲獎,就肯定是不公平,因為趙奕的‘篩選法’,解決了很多的問題,足以獲得計算機類的國際大獎。
那么為什么沒有獲獎呢?
好多媒體歸結到‘國籍’上,圖靈獎被認為是計算機行業的‘諾貝爾’,但評選委員會都是M國計算機協會的成員,同時歷年的獲得者以歐美國籍為主,不止是沒有國內獲獎者,擴大到整個亞洲都沒有。
“也許趙奕都沒有評選資格,更加不可能獲獎,因為他沒有歐美國籍。”
“圖靈獎也很不公平啊!”
“怪不得每次獲獎的都是歐美人士,亞洲連個獲獎者都沒有!”
“想要獲獎,首先必須是M國計算機協會的成員。雖然圖靈獎評選上沒有說明這一條,但它就是潛-規則!”
“……”
外界媒體報道沸沸揚揚,趙奕自然就不可能安靜了。
前來的記者越來越多,還有一些國外面孔的記者,也都爭著想來采訪趙奕,希望他能說說圖靈獎評選。
小區的保安早就管不過來,警察都來維護秩序了。
趙奕干脆出了門,就在小區中心花壇旁邊,接受了前來記者的采訪,他知道自己必須表個態。
有個省電視臺記者第一個發問,“趙教授,今年沒有獲得圖靈獎,你會不會感到遺憾?”
“沒什么遺憾的。”
趙奕說道,“其實還挺輕松的,我不喜歡到處跑。如果獲獎就要跨越太平洋去領獎,很累人。”
有些記者跟著笑了。
趙奕的一句話讓氣氛輕松下來,但有個國外的女記者不甘心,犀利的發問道,“圖靈獎被譽為‘計算機的諾貝爾’,是計算機行業的最高榮譽。獲得了圖靈獎,等于研究工作受到了最高級別的肯定,你確定不感到遺憾嗎?”
她的音調甚至有些嘲諷。
趙奕不在意的聳了聳肩,“我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拿不到二十五萬美元,那可是很大一筆錢。不過還好,我獲得了邵逸夫獎,目前并不缺錢。”
“呼啦~~”
周圍記者們都笑了。
趙奕的表情變得認真,“除了獎金以外,獲不獲獎都沒關系。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研究被行業認可,被應用廣泛,對科技發展有幫助。”
“獲獎只是錦上添花。”
“不管是什么獎項,都是因為研究被認可而獲獎,而不是因為獲獎才被認可。”
“所以圖靈獎對我來說,意義僅僅是二十五萬美元。如果有更高的獎金,我也許會更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