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實驗室的人都關心的是,最新引入的設備調試問題,實驗室增添了兩個新設備,一個國際上頂級的生物醫學成像設備,另一個是做蛋白質分析的檢測儀器。
生物醫學成像設備,可以理解為類似CT的醫學設備,放在醫院里都可以使用,實驗室引入的則更加高端,能夠檢測的更細致,可以直接用來觀察細胞。
另一件設備顯得有些普通,但添加一臺蛋白質的分析設備,是后續研究必須要用到的,實驗室自己就有肯定是要方便一些。
在添置了兩臺新設備后,趙奕實驗室在設備配置上,已經趕超了研究所的大部分實驗室。
這很了不起。
趙奕實驗室到現在也才成立一年多時間,添置的設備多數靠的都是項目成果、貢獻,以及研究經費結余,實驗室的發展速度確實非常快。
其實實驗室的高端設備多一些還沒什么,最讓人眼紅的是,實驗室包括趙奕在內只有五個人,而且研究經費非常充足,換句話說,他們每個人可以隨意的使用設備。
這是很讓人羨慕的點。
哪怕是副研究員級別,想要隨意的使用高端設備都不可能,因為高端的設備使用也是很費錢的,設備可供使用次數有限,使用頻率太高壞的也就越快,他們每次使用高端的設備,都需要打報告做申請,使用上還有一定限制。
趙奕實驗室的幾個人倒是好,設備就放在實驗室里,項目資金又非常沖突,設備真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當然,羨慕也沒有用。
趙奕實驗室剛成立的時候,想招個人手都不容易,也就是張薇和劉成杰主動過來,加入到實驗室工作中。
艾立新決定來實驗室的時候,還被很多人勸說不要去。
現在真是人人都羨慕艾立新,他也馬上要升研究員了,但艾立新決定暫時不申請自己的實驗室,而是繼續留在趙奕實驗室工作。
大概是因為有合作的關系,艾滋病毒力結構的論文,發表的速度非常的快,投稿就只有一周時間,就被發表在了雜志上,但是內容并沒有引起主意,主要是因為闡述基因結構的論文很多,艾滋病毒毒力結構的解析,也確實很難說是什么太大的進展。
有些注意到論文的專業機構,還是感到十分驚訝的,他們感到驚訝的是,趙奕團隊的研究進度。
申請艾滋病相關項目只是年前,結果快速就完成了毒力基因結構的解析,速度真的很令人驚訝,一般而言,類似的研究最少要半年以上。
當然了。
速度快也很難產生影響力。
接下來的研究才是重點,他們需要研究分析毒力基因Vif,如何發揮作用“劫持”人免疫細胞,而且需要分子級別的過程解析。
分子級別實在是太小了,根本是不可能觀察到的。
研究的難點就在這里。
這就要靠不斷設計試驗堆積,觀察、分析數據來進行,也就是不斷的設計實驗,利用能觀察到的內容記錄數據,再做出一點點的分析。
好多類似的研究需要耗時很長,還需要大筆的經費支持,運氣不好也許一、兩年都沒有成果。
趙奕倒是很有信心。
相對于分析基因機構的工作來說,研究劫持免疫蛋白的過程,反倒是容易了很多,只要不斷的設計實驗,不斷的觀察,再加上大量的數據支持……
條件就有了。
在有了足夠多的條件以后,就可以使用《聯絡率》完善其過程。
所以研究進入這個階段以后,他反倒是可以輕松下來,只等著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偶爾去看看實驗過程,慢慢積累‘條件’就可以了。
趙奕的心思反倒放在了另一項研究中。
費馬猜想。
在聽艾立新做實驗設計規劃時,有一句‘分開設計實驗,觀察積累數據’給了他靈感。
“分開設計?”
“分開論證?”
“費馬猜想做整體的證明非常困難,是不是也能分開進行論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