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燕華大學的規模和影響力,想要申請建立數學中心,幾乎是不可能用過上級審批的,想要建立起來就要有‘定海神針’。
如果他當了‘定海神針’,獲得審批的機會很大,他以后就是數學中心的主任,就和水木大學的數學科學中心類似,是邱成文提議并申請打造的,邱成文就擔任了機構的主任,也就是最高的負責人。
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會希望擁有圍繞自己打造的實驗室、研究中心。
雖然建造的數學中心是屬于燕華大學的,但他成為了數學中心的負責人,等于數學中心就是他的。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到時候,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招誰來就招誰來。
燕華大學的好處就更大了。
燕華大學也是一所頂級高校,但因為規模小、影響力小,有影響力大的是生命學院,理學院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招到的本科生、研究生,水平肯定趕不上水木、首大。
如果能有個數學中心,還由‘世界第一’的數學家,擔任數學中心的負責人,肯定會希望優秀的學生,到燕華大學理學院進修,數學中心的發展,也能增強理學院的師資力量、教育水平,還能直接增強燕華大學的數學在國內和國際的影響力。
等等。
這種做法放在世界上有很多。
比如,水木大學圍繞菲爾茲得主邱成文打造數學科學中心。
比如,喬治-斯穆特獲得諾貝爾獎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圍繞他打造了伯克利宇宙物理學中心。
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擁有一個核心的人才后,就可以圍繞起打造出專門的研究中心,就算大學愿意做投資、圍繞做投入,國家也愿意做投資,外面的大企業,巴不得能邀請到一個世界頂級的科學家,為此付出再多的經費都值得。
吳成龍不止是說圍繞趙奕打造數學中心,還說起讓他擔任負責人,也就是數學中心的主任,并強調主任的工作,和學校的工作不沖突。
另外,學校還愿意出更高的薪水聘請他。
學校說的‘高薪’,肯定就是高薪,估計年薪最少一百萬起。
雖然一百萬對趙奕不算什么,但想想受到一所大學的聘請,能算是‘體制’內的工作,和其他工作還不沖突,順便還能拿到百萬年薪。
這種待遇沒有再好了。
趙奕都被說的有些心動了,但他最終還是搖搖頭,推脫道,“太突然了,而且,太早了。”
“我還是打算繼續正常修完本科,然后再考慮其他事情,也許我會讀個研,或者其他什么吧,等以后再考慮……”
趙奕有過好多類似的說法,絕大部分人聽了都覺得,他只是隨便找個借口。
吳成龍不這么想。
吳成龍和趙奕接觸過幾次,也聽過其他人對趙奕的評價,知道他確實有心繼續上大學,而且趙奕確實太年輕,二十出頭的年紀,確實不適合投入到類似的工作中。
一般來說,擔任學術機構的負責人,就等于投入到了教育中。
學校的科研機構,科研和教育都很重要,往往肯擔任負責人的知名學者,最少都是四十歲往上,知道很難再做出世界級成就時,才會去擔任機構的工作,因為類似的工作,肯定會分散精力。
趙奕實在年輕了,遠沒有到‘科研的巔峰年紀’,也就是三十到四十歲,負責類似的工作確實不適合,但圍繞他打造數學中心,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吳成龍嘆了口氣,還是說道,“當然,這不是直接能決定的事情,你可以慢慢的考慮一年、兩年,更長時間都可以。不管到什么時候,學校都會支持你。”
“謝謝。”
趙奕送走了吳成龍,心里也非常的感慨。
當完成了費馬猜想后,影響真是太大了,他什么也不做,好事都會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