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數字”利益的發現,暫時還只處于想象中。
感染入侵分組實驗,也才剛剛開始設計好,實驗都可以說沒有開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是否能得出結論也靠運氣。
這個分組實驗設計,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覆蓋面’。
人體可能受到感染的細菌、病毒類型數都數不過來,尤其是讓人體‘外在不會有明顯反應癥狀’的感染,占據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現在張薇所設計的分組實驗,說白了目的就是想弄懂清楚,當時范雷究竟感染的是什么細菌、病毒,別說是范雷早就已經痊愈,哪怕依舊處在免疫過程中,都需要非常專業、詳細的檢測才有可能。
注意,是可能,不是肯定。
大部分確定微生物的類型的手段,多是只能確定是‘什么類目’,而不是確定是什么微生物,可哪怕最常見的感冒病毒,也有很多很多的種類。
總之,分組實驗很消耗時間,也非常的靠運氣。
趙奕還是正常的生活,只是偶爾去一趟實驗室看一下。
考試周到了。
學生們也到了大學生活里,學習最用功的階段,挑燈夜燭成了常見的事情。
平常時過了凌晨一點鐘,看到宿舍依舊有微弱的燈光,可以很容易判斷是在熬夜打游戲。
現在則是在學習。
趙奕宿舍的幾個人也是一樣,孟錚、李仁喆和范雷都很用功,尤其到了單科考試的前一天,熬過凌晨一點是常有的事情,他們難得湊在一起,討論的內容變成了書本上的知識內容。
這種努力當然是有用的,范雷的‘收獲’是最明顯的,每一科考試出來后,他說的不是“肯定沒過”,而是‘應該過了’。
李仁喆則是‘沒問題’。
反正最糾結的是孟錚,他還找同學對題,有點像是中學生考試,似乎是希望科科都拿到滿分。
李仁喆諷刺道,“你再對題,也不可能考得過趙奕!”
“你這不廢話嗎!”
孟錚差點被一句話噎死,“我要是能超過趙奕,還用對題嗎?”
“呃……”
李仁喆和范雷對視一眼,仔細琢磨孟錚的話,忽然覺得還有那么點哲理。
趙奕笑道,“那也不一定,我沒怎么復習,化學就有兩個填空題不知道,都是亂寫上的。”
這是實話。
趙奕對待各個科目的態度,只是了解書本上的知識,但具體到某一種實驗,或者某個小知識點的細節,并沒有仔細去背誦。
現在畢竟不是高中時了,有些小知識點沒什么用處,有些內容也是模模糊糊,說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就沒有必須挨個字的去記住,到了考試的時候,發現有的小知識點不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了。
趙奕也不在乎成績了。
只要沒有慘淡的不及格就根本無所謂,九十五分和一百分,也沒有多少差別,反正都是高分。
這就足夠了。
孟錚倒是聽的眼前一亮,有些期待的說道,“沒準化學我還真能比趙奕高,我估計有九十以上。”
“嗯。”
“你厲害。”
“牛逼。”
其他三個人不約而同的以平靜的語調,說出了類似于贊嘆的內容,綜合語氣都是很不看好,甚至有些是反諷。
趙奕是有自信。
李仁喆和范雷則是完全不相信,哪怕趙奕考的分確實低了,科目的老師會讓他的分數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