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田軍,科學院物理系的研究員,也參加過阮文燁的團隊,去歐洲對撞機實驗現場,做過數據分析工作。
杜田軍喊了一聲趙奕,發現吸引了所有注意力,一時間有些進退兩難,最后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這事你怎么看,就是對撞機,你應該知道吧?”
趙奕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看向了旁邊的阮文燁,想聽一聽他所謂的‘中立看法’。
阮文燁輕咳一聲,擺手道,“這事,我不參與。”
趙奕眼中寫著疑問。
阮文燁也是科學院物理系的,級別上還非常的高,否則也不可能帶團參加核子組織的工作。
阮文燁解釋道,“我是駐核子組織的代表團負責人。”
“——?”
這和發表建造對撞機看法有什么關系?
“老滑頭!”
趙奕心里用力的吐槽一句,轉頭看向其他人,嘆氣的說道,“這個事呢,我不支持、也不反對。”
其他人的眼神都變得怪異。
楊鎮寧直接開口就是批評,他的口氣還不怎么好,“年輕人就要擔起事來,不能逃避。不發表意見算什么,你是最頂級的數學家,對物理也有研究,說話、做事怎么能滑頭呢?”
會議室里的人對趙奕的表態,理解就是‘不想發表意見’。
阮文燁不發表意見也就罷了,大家都知道他很‘滑頭’,他身上也背著行-政職務,不算是純粹的學者,對類似的大事不發表意見也正常。
趙奕也不發表意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趙奕對楊鎮寧笑笑,干脆站起來解釋道,“我說不反對,也不支持,就是我的意見。要我說,這件事,本身也不應該產生矛盾。大家不管是支持也好,反對也罷,都是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的發展。”
這個基調定的讓人點頭。
不管是科學院物理系一行人,還是楊鎮寧個人,針對建造對撞機的事情上,都沒有什么私心的。
如果真說私心,也是為了研究。
“歐洲的對撞機,我也見過、還進去過,看過好多的實驗數據,確實很有意思。對于微觀物理的研究很有用。”
“不考慮經濟利益的前提下,站在學術的角度上來講,我沒有任何理由反對,想必楊教授也是,對吧?”
楊鎮寧肯定的點頭。
如果不考慮超大額的資金投入,誰也不可能反對建造一個大型的物理實驗設備。
“但是呢,投入成本是一定要考慮的,因為牽扯到非常大的投入,這個投入具體值得不值得,就是爭議的地方。”趙奕把事情分析的很清楚了,產生爭議的地方就在于如此高投入是否值得。
他繼續道,“所以我不反對建造最大型的對撞機,我反對的是‘現在’建造。”
“時機不對啊!”
聽到趙奕的說法以后,其他人都認真看了過來,就連楊鎮寧都覺得,他的說法很新穎。
“一個是學術、研究角度來說,我們有必須用到對撞機的需求嗎?反正我個人暫時沒有,就算有用到一些數據,歐洲那邊共享出來的也足夠了。”
會議室里好幾個人跟著點頭。
“當然了,你也可以說,建造好以后就有了,但對撞機是用來驗證的,而不是用來提出問題的,否則還要理論物理學家干什么?國外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經提出了希格斯問題,到現在才被對撞機驗證,而不是對撞機有了什么新發現,然后再去分析是什么東西。”
“這里面的邏輯關系,一定要理清楚。”
“基礎的理論水平很重要,最少到目前,國內還沒有出現,必須要建造世界最大型對撞機來驗證的問題。”
“這是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