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稱為費米子,服從費米-狄拉克統計;自旋為非負整數的粒子稱為玻色子,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費米子和玻色子的對稱性研究,就是超對稱性問題,也是M理論論證的基礎。
再比如,多維空間邊界數學。
現在趙奕所做的就是構架多維空間邊界數學,但他更喜歡說是‘希格斯機制數學’,簡單來說是讓粒子產生質量的數學,而能夠產生質量的粒子中,就包含玻色子和費米子,希格斯機制中,兩者都能夠通過和希格斯場的作用產生質量。
那么……
“如何構建玻色子、費馬子的能量分布?才能使其能夠通過和希格斯機制數學的作用,而產生質量?”
“希格斯機制數學又需要怎么構建?”
前者需要趙奕自己研究,后者則是和愛德華的研究拼接的部分。
趙奕一直都在思考這些問題,他是以粒子的邊界理論做基礎,來不斷繼續的研究下去。
不管是粒子自旋的問題,還是其他粒子特性問題,尤其是站在世界前沿的研究,對他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研討會開始前的時間里,他不斷的和其他人做交流,詢問與之相關的內容,楊鎮寧、張宏志等人,發現趙奕總是談這方面的問題,也感興趣的問道,“你是在研究什么?”
趙奕道,“是我和愛德華-威騰一起合作的項目,M理論的多維空間邊界問題。”
“我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思路,是利用希格斯機制來聯系多維空間,也許會有什么進展也說不一定。”
他直白的說了出來,連想法都直接說了。
楊鎮寧感到非常驚訝,覺得趙奕是有些太年輕了,做研究的思路、想法、靈感等東西,怎么能公開直接說出來呢?
萬一給其他人提供思路……
不對!
想到‘愛德華-威騰’、‘趙奕’兩個名字,他忽然完全明白過來了。
其他人知道又怎么樣?
如果把獲得菲爾茲的人,數學水平劃分個三、六、九等,愛德華-威騰肯定輕松位列前三,他是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但理論物理就是數學的分支學科,數學能力絕對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趙奕……
世界公認第一的數學家,證明了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塑造了三維震顫波形圖,解析數論領域前無古人,理論物理的研究中,也創造了一門被認為可能開宗立派的‘粒子的邊界理論’。
這兩個‘超級數學家’聯手,還怕別人把靈感剽竊走?
知道了又能怎么樣呢?
誰還比愛德華-威騰更了解M理論?誰的數學水平還比趙奕高?如果真的存在這種人的話,也不屑于做‘剽竊靈感’的事情了。
周圍人的反應就知道了。
當趙奕詳細解釋自己的研究時,其他人都聽的直搖頭,他們不是不看好研究,純粹就是牽扯到復雜的數學,就有些跟不上思路,直白說就是聽不懂了。
雖然他們也是頂級的物理學家,數學水平肯定不差,但對于M理論、粒子的能量理論,都沒有過深入的研究,想跟上思路就很不容易了。
楊鎮寧也跟不上思路。
假如倒退個二十年,他的水平絕對不差,可總歸是上了年紀,思維就稍稍有些不靈活了。
趙奕說到詳細的數學問題時,發現周圍變得有些冷場,干脆就直接說了個解圍,還是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他只能感慨高手寂寞……
知音,難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