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屬于革蘭氏陰性菌,理論上來說,人體免疫會對同一屬類的菌種,產生類似的抗體蛋白,設計幾組革蘭氏陰性菌樣本,也許就會有不錯的發現。
趙奕來到實驗室后,詢問了一下最近的樣本變化情況,馬上利用《因果律》,分析幾組革蘭氏陰性菌樣本,是否產生上次同樣的抗體蛋白。
【眼前的培養皿中,是否存在上一次發揮作用的抗體蛋白?】
【《因果律》!】
【答案:有。】
下一個。
【眼前的培養皿中,是否存在上一次發揮作用的抗體蛋白?】
【《因果律》!】
【答案:無。】
【眼前的培養皿中,是否存……】
……
……
在不斷的氪學習幣補充精力的情況下,檢測結果很快出來了。
“變形桿菌、肺炎桿菌、流感桿菌、百日咳桿菌,幾種都有。”
“耶爾森菌屬、嗜肺軍團菌、布氏桿菌……這幾種沒有。”
“所以說,不是革蘭氏陰性菌都會有,也不是‘桿菌’都會有,但有的都是桿菌……”趙奕仔細看著記錄的結果,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試著提出了個新問題。
【眼前的幾個培養皿中,哪一個含有的‘上一次發揮作用的抗體蛋白’濃度最高?】
【《因果律》!】
【條件不足,使用失敗!】
“看來不行!”
趙奕仔細琢磨著失敗的原因,理論上來說能得出樣本中存在‘抗艾滋病毒感染’蛋白,分析蘊含的濃度多少,也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
“是因為含量太低?還是其他什么?”他也不清楚原因所在,但‘含量太低’的可能性很大。
實驗的環境可不是在完整的人體免疫系統中,實驗所用的血液產生抗體,含量肯定是極為稀少的,判斷是否存在都消耗很多精力,對比濃度耗費的精力,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如果能在人體中實驗就好了,找個志愿者分別感染上幾種細菌……”
“能找到幾個志愿者更好……”
“算了!”
其實醫學研究是可以找志愿者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可以向上級申請找志愿者。
眼前的項目等于是實驗室自己做,想申請找志愿者,手續上實在是太復雜,還要受到多種的監督,他使用個人能力得出結論,肯定不會被認可,還不如就研究員自己做志愿者,自己感染炎癥……
趙奕腦子里突然傳了一個身影,想想還是放棄了。
范雷是個好青年,就不要禍害他了,實在沒有辦法再考慮,當前的情況還可以再等一等,時間長了也許就會有變化。
中午趙奕繼續留在實驗室,打算仔細觀察一下樣本,順便處理過去項目的問題,他是實驗室的主研究員,手頭上的工作還是比較多的,必須由他親自處理的,往往都是慢慢堆積著,到一定程度就一口氣解決。
當天趙奕工作的很晚,正準備去吃個夜宵的時候,忽然接到了熟人的電話。
“趙琳琳?”
趙奕驚訝的按下接聽鍵,就聽到對面趙琳琳說道,“我回首都了,在機場,一會兒去找你。”
“這個時間點?”
“怎么了?我就是晚上的飛機啊!”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