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慶、李明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研究員,他們在實驗設計上做的更縝密,有關檢測、數據分析,以及結論的推導上,相對來說也更加的專業。
審查結束。
專家審查組的四個人,再包括趙奕、閻學林以及戴天慶,一起到小會議室做討論,并很快做出了幾項決定。
一個是科研支持。
有關2CV-炳氫分子抗艾滋病感染的研究,經費上撥款三百萬人民幣,級別提升到最高程度,后續的要求一切放行。
另外,就是保密。
相關所有人都需要簽署一份更高級別的保密協議。
個人簽署保密協議是能拿到一定補償的,相關的補償金額統一是兩萬人民幣,相對于研究的重要性,只能說是聊勝于無吧。
其他就和研究所暫時無關了。
比如,專家組會提交審查報告,并建議聯系國家藥企的研究部門,直接進入到藥物開發階段。
這對于參與研究的人員,以及項目本身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不牽扯制藥技術,不能拿到專利費,但后續肯定會下發大金額的獎金,研究所、實驗室也會受益,拿到大筆的科研經費。
閻學林甚至許諾說,“等項目完成,我們要把設備再升級,也許還能申請在旁邊空地上,再蓋一所實驗醫學中心。”
這是研究所一直希望做的事情。
生物醫學研究所是一個獨立的科研部門,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青黃不接,跟著導師做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后很難直接投入到工作中。
另外,生物醫學研究所也太‘獨立’了,好多數據、材料都是由合作醫院提供,想要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出更多更優秀的成果,最好是有個類似于‘醫學中心’的機構,實現醫院數據、研究數據的對接、共享,等等。
總之就是缺少配套的醫學、教學中心部門。
……
等專家審查組離開離開,研究還是繼續進行。
閻學林沒有組織開會之類的,而是找到趙奕私下說了幾句,意思就是讓兩個研究小組合并,分組就等同于被撤銷了。
趙奕也沒什么異議。
事實上,分組做研究是閻學林的提議,目的是一起進行研究做對比,還有個考慮也是照顧趙奕實驗室的人呢,擔心其他研究員一起來,可能會反客為主、鵲巢鳩占。
另外,閻學林也是考慮研究發現歸屬趙奕實驗室,“研究員組”主要做后續的研究,也等于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他完全沒有想到,幾個研究員加在一起,進度竟然趕不上趙奕實驗室,到現在就感覺‘研究員組’單獨去研究,似乎一點用處也沒有。
這肯定不行。
所以閻學林也不考慮‘研究員組’成員的面子了,就找趙奕說一起做研究,并且讓趙奕當研究的領頭人。
之前幾個研究員一起過來,讓趙奕當領頭人是有些不適合的,他的年紀是一方面,做研究的經驗肯定不足,其他研究員能升上來,肯定都有一定成果的。
現在就不一樣了。
‘研究員組’是附帶跟著做研究,審查的時候還丟了臉,知道進度趕不上趙奕實驗室,有意見也只能放在心里。
其實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趙奕在研究所的人緣很不錯,和戴天慶、韓輝都很熟,其他人跟著做研究‘蹭榮譽’,能參與進來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