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研究所要建醫學科學中心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燕華大學,好多人都在私下談論相關的事情。
其他的院系還好一些。
生命科學學院是直接相關的院系,醫學科學中心也是掛在生命科學學院名下的,院系的教授、老師肯定都會關心。
如果醫學科學中心建立好,并對學院全體開放,以后教授、老師們就會多一個教學平臺、實驗平臺以及自我提升的平臺。
對于專注于生物科研的學者,醫學科學中心就更加有意義了。
魏世清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魏世清也是學院的教授之一,每一年還會帶帶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但他最主要還是在微生物技術實驗室,進行微生物的相關研究,幫助完善微生物數據庫。
對任何做生物科學研究的學者,設備、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
醫學科學中心不止是交流的平臺,還會規劃實驗室、大型設備中心、醫學生物學資料庫,等等,再加上交流潛力、發展潛力,學院內其他研究方向的教授,都肯定會非常的心動。
生命科學學院的高端學術領域,有幾條分支的研究方向,其中發展最好的就是生物醫學方向和微生物研究方向。
魏世清就是微生物研究方向的代表,他就是希望建立的醫學科學中心,分出一部分空間給微生物技術相關的研究。
這個空間不僅僅是樓內的房間,還包括撥款購買大型設備的經費、招收微生物技術方向的學者名額以及微生物研究方向教學相關的支持,等等。
其實就等于是希望讓醫學科學中心,成為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微生物技術實驗室共有的平臺,劃分比例上也留出了‘砍價’空間。
“三成!”
“最少要三成!”
“咱們都是一個學院的,建立生物學相關科學中心,只屬于醫學研究所算怎么回事?”
“趙奕,你說說……”
“那個閻學林真是搞行政搞多了,就說科學中心是他們申請下來,但咱們可都是一個學院,不能只顧著一個方向……”
“醫學科學中心只用于生物醫學,以后咱們學院成什么樣子?改名叫‘生物醫學學院’?”
魏世清不斷的抱怨著。
如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聽他說的東西,肯定會覺得沒有任何道理。
醫學科學中心就是生物醫學研究所申請的,因為研究所出了重量級的成果,得到國內大型藥企的支持,才會有足夠的資金建立。
所以醫學科學中心獨屬于生物醫學研究所理所當然。
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魏世清希望‘分一部分空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醫學科學中心掛名生命科學學院,建立也是依托的生命科學學院、燕華大學。
首先,使用的土地就是燕華大學內部,醫學科學中心建立需要得到大學的審批。
其次,就是醫學科學中心想要立足,不止要有經費支持,還必須足夠多的人才支持,而人才大多還是出自生命學院。
另外,生物醫學研究所擁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本質上還是屬于燕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科研機構,好多研究員同時擔任大學內的教職。
等等。
醫學科學中心的建立,確實歸功于生物醫學研究所本身,卻不可能成為完全獨立的機構,建立、發展必須要依托大學、依托生命科學學院。
事實上,生命科學的學科和學科之間,劃分不是那么太明顯,生物醫學研究也會牽扯到其他方向,微生物就是繞不過去的。
其他學科方向的加入,對于醫學科學中心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是站在生命科學學院,考慮學院整體的發展角度看,事情也會截然不同。
生命科學學院培養的研究生、博士生,有很多可選的方向,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就是生物醫學和微生物研究,因為學院內就擁有國內頂尖的科研機構,跟著相應的導師,也會獲得很多的經驗。
醫學科學中心只屬于生物醫學研究所,高層的科研資源就會明顯向著‘生物醫學’方向傾斜,以后優秀的研究生、博士生,第一選擇肯定變成了生物醫學,而不是其他方向,微生物方向會被狠狠的打壓。
這絕對不是學院希望看到的。
原因很簡單--
學院的名字叫‘生命科學學院’,而不是‘生物醫學學院’。
……
趙奕聽著魏世清的抱怨,用力的揉了揉腦門,感覺比遇到研究難題還頭疼。
站在生物醫學研究所的角度,醫學科學中心是研究所申請下來的,經費都是用成果和制藥廠換來的,和什么微生物研究根本沒有半點關系,自然不愿意劃一部分出去。
站在學院的角度,確實也應該劃出一部分,給其他研究方向發展使用。
等等。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事情怎么會找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