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思考著‘賦予質量’的理論,覺得強力就是突破點。
強力的存在是反邏輯的,正因為反邏輯才會有異常,才有可能成為愛德華-威騰口中,所謂‘質量是更高維度的顯現’的說法。
如果質量是更高維度的顯現,自然是三維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的。
不過想要具體的去思考、做研究,還是要基于很多的資料,以及其他方面的靈感,想要把粒子的邊界理論,和質量的產生結合在一起,和四大力結合在一起,第一步如何去跨越,是非常有難度的。
很快。
一周多時間過去了。
這天《數學物理期刊》發布了最新一起的內容,本來發布的流程是,中文版雜志最先刊印,半個月后才節選兩期內容,刊印一期英文版雜志,但因為趙奕的‘超對稱性論文’投稿,編輯部干脆臨時做了調整,一口氣發布了中英文雙刊。
《數學物理期刊》放在國內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刊印后馬上送到各個訂購機構、個人手中,也會在固定的書店以及網絡上進行發售。
雜志負責發售的部門,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額外接到了一些海外的訂單。
事實上,《數學物理期刊》英文版,也是國內售賣的比較多,海外都是固定的合作機構訂購,少有專門來訂購英文版雜志的,沒想到突然多出了海外訂單。
雖然訂購的也只有幾百冊,但多了海外的訂單,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不就代表雜志的影響力擴大到海外了嗎?
《數學物理期刊》內部也在討論,“我們臨時加印英文版,反應也沒這么快吧?難道因為趙奕發布論文的消息傳出去了?”
“應該是吧,可是我們沒有做宣傳吧?”
“也許是其他人傳出去的?幾百冊,也不多。”
“相信后續肯定還會有不少海外訂單,上面可是有趙奕的論文……”
……
清晨。
科學院的陳勇泉院士,到街邊買了份早餐,帶著一路去了自己的辦公室,到門口就注意到,擺在旁邊小桌上,新送來的《數學物理期刊》。
這一期雜志有些厚,拿起來像是一本薄書。
他拿了起來走進辦公室,想著一邊吃早餐,一邊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內容,但才剛掃了一眼,他就被吸引住了,只見封面下方一行小字寫著--
“趙奕教授最新成果,論證‘超對稱性’!”
“趙奕?”
“論證超對稱性?”
陳勇泉馬上翻到了論文所在,大致掃了一眼,論文占了三十七頁,比其他內容加在一起還多。
“趙奕的論文就是這一期的核心啊!”陳勇泉有些驚訝的想著,隨后就注意到最后面的點評。
其中有兩個熟悉的人,一個是物理系主任張宏志,另一個也是物理系的,對撞分析團隊的阮文燁。
陳勇泉馬上抱怨的說道,“張宏志和阮文燁都知道趙奕發表了新論文,還是超對稱性的分析,竟然不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