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頭第一次參加增選就評上了,咱們啊,真的是不行!”
“誰能和趙奕比啊,解析數論,哥德巴赫猜想、費馬猜想,就差黎曼猜想了!”
“趙奕的三維震顫波形圖,可是個大成果,直接蓋過了黎曼猜想……”
“……”
一大群人圍著趙奕不斷贊嘆著,他們是發自內心的贊嘆,學術圈子里也就是趙奕,能讓一群院士圍著贊嘆了,在解析數論領域,他的成果太突破了,可以說蓋過了百年內所有數學家。
趙奕則是笑嘻嘻的應對著。
在院士大會結束后,通過投票的候選人要親手遞交材料到學部委員會,學部委員會會把材料遞交給主席團進行評審,也就是院士增選的最后一步。
趙奕和黃鐘一起去遞交材料,流程倒是非常的簡單,就是過去把材料交上去,和學部委員會的幾個院士,再寒暄上幾句就結束了。
當晚。
趙奕和一大群院士一起吃飯,禮貌的客套了好一番,才終于找機會脫身,他直接就去了停車場。的
“走人!”
坐在駕駛位上遠遠看了眼會議中心,他果然的關閉了車窗踩下了油門,汽車快速的駛出停車場,開進了首都繁華的街道上,走在路上的時候,他都感到一陣輕松和喜悅。
評上了院士當然值得高興。
院士是好多學者一輩子努力去爭取的頭銜,評上了院士對他而言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好處,但評選上感覺就像是,自己的成果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肯定。
趙奕感到輕松的也有離開,他不太適應會議中心的氣氛,總是被一大堆院士圍著追問、討論,再加上必要的客套和寒暄,總是會感覺有些壓抑和郁悶,離開回去就感覺輕松很多。
……
等回到了燕華大學,還是沒有脫離被‘一群人’圍住的境地,好多人都過來詢問增選結果。
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同事、理學院的教授乃至于宿舍哥們三人組,還有其他認識的老師、同學,見到趙奕都問出了同樣的話,“怎么樣?評上了吧?”
區別是語調不同。
范雷、李仁喆以及其他同學,口氣都是詢問的意思,是真的不知道情況問一下結果。
有些了解情況的教授們,語調都十分的肯定,隱含的意思就是,“我早就知道,肯定能評上!”
趙奕的反應都是帶著笑點頭,然后就收到一大堆恭喜的聲音,宿舍三人組的‘恭喜’令人影響深刻。
“牛逼啊,二十多出頭,大學生院士!”
“趙奕,厲害!”
“以后等我有時間就寫一本書,書名叫做《我的同宿舍院士》,銷量肯定爆火!”
孟錚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這其實挺遺憾的。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多可追求的美好。而你,人生已經到達了頂峰。”
宿舍幾個人都看向了孟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