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頂級醫學雜志發表成果,有了趙奕發表的成果,還是‘艾滋病研究的重大發現’,實在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
“趙奕真是天才呀!”
“研究數學能成為最頂級的數學家,研究醫學能夠解決困擾全人類的終極病毒……”
“歷史上都很少人,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均取得世界最頂級的成果……”
“趙奕做到了,而且他到現在似乎才只有……不到二十二歲?”
“我感覺世界科學界,未來幾十年都只會屬于趙奕一個人,不管是什么學科……”
相比艾滋病研究的重大成果來說,研究的人是趙奕就只是娛樂八卦了。
好多媒體記者紛紛來生物醫學研究所采訪。
他們最希望采訪到的是趙奕,因為趙奕才是兩項研究的核心研究員,但趙奕肯定是采訪不到的,他早早的‘躲起來’,肯定是不在研究所呆著。
結果記者們采訪了一圈,發現了個應該重點注意的人--
張薇!
張薇是兩項成果的二作,肯定是全程跟著研究,還做出不少貢獻的研究員。
現在也是張薇主持趙奕實驗室,并且被研究所欽定為‘對外發言人’,她的形象美麗大方、談妥優雅得體,給人的感覺非常好,她全程參與研究過程,有關的提問也都能做解釋。
接下來的好幾天,張薇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采訪,她光是單獨采訪就進行了四次,包括中-央臺記者、首都電視臺記者,還有兩家網絡媒體的專訪,她還出席了兩次新聞發布會,也被安排坐在了中心位置。
于是國內有關成果的報道,好多都出現了張薇的畫面。
這下,張薇火了!
網絡熱搜排名第二的就是張薇,詞條為‘醫所女神張薇’,點進去第一條是首都新聞的報道,內容是對張薇的采訪。
張薇詳細說明了研究后,也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對趙奕的點評,她說道,“兩年前,趙奕就有了專門的實驗室,我是第一個加入的。因為之前我就認識趙奕,在心肌炎的研究項目上,他給了我不小的幫助。”
“當時他還是沒入學的新生,很有意思,我給他看實驗過程。”
“真的很有意思,我最初感覺是在帶學生,但后來他就撰寫了推斷的論文,我根據他的建議去做驗證,發現都是正確的!”
“那一次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所以趙奕來醫所后,我就決定加入他的實驗室,最初實驗室就只有趙奕、我,還有劉成杰,現在人也不多,因為人手的原因,我們一般只會做一個大項目。”
“不過近兩年時間,我們實驗室做研究的效率是最高的,因為趙奕……”
“趙奕,怎么說呢?他就是那種天才,真正的天才,大家都知道數學,但大概不知道醫學研究,他好像有一種別人沒有的第六感,總是知道該怎么做,哪里存在問題,或者其他東西。”
“他真正參與實驗的次數不多,但他的分析、領導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的發現也一樣,都是趙奕的發現,而我們只是設計實驗,做好本職工作……”
張薇對趙奕的評價非常高,話語里甚至有一種盲目的崇拜,但平緩的語調外加過程的講述,一點都不令人反感,反倒讓人相信事實就是如此。
新聞報道了張薇對研究的論述,對趙奕的點評,記者還八卦了張薇一些私人問題。
比如,感情生活。
如果換做是個明星或者其他什么人,肯定會以隱私為由直接拒絕回答。
張薇沒有這方面經驗,只是很大方的表示說,自己還沒有男朋友,更沒有考慮過結婚,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研究。
然后報道對她的評價就變成了,“勵志一生貢獻給科研事業的醫所女神--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