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事沒事就往賀明成家里跑,有空就和賀明成討論下數學問題。
賀明成收過趙奕當學生,后來又直接說‘不認趙奕’,但趙奕還是叫賀明成‘老師’,老爺子是真的年紀大了,七十多歲精力不濟,好在身體沒出問題,還能針對數學問題的討論討論。
賀明成非常精通模糊數學,而實際上,他對數學的每一個分支都有了解,在偏微分方程、空曲函數,甚至是拓撲學上也有一定研究,腦子里的知識量絕對是能夠碾壓趙奕的。
趙奕和賀明成在一起,真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當每天都見一見、偶爾還在賀老爺子家里吃飯,就不可能總是討論數學,賀明成總是想教趙奕書法,說練書法能陶冶情操、平復心態等等。
趙奕也學了學發現寫好很難,他倒是對‘很難’不意外,意外的是自己對力道的把控,并沒有做到和頭腦一樣精準。
直白的解釋就是……
在看了賀明成寫了一個字后,《聯絡率》能清晰的告訴他,該怎么樣去出筆、用多大的力道,才能模仿出一模一樣的字,但真正動手去寫的時候,他就發現腦子里知道該怎么做,反應到手上力道就控制不好,結果寫出來的字總是和賀明成的字有些偏差。
賀明成都不想教了,他是真的不想教,不是趙奕這個學生不好,而是這個學生太優秀了。
他只是說了幾句,強調了幾個重點,動手寫上幾個字……
趙奕就能直接模仿個八成像?
講理不講?
本老爺子練了一輩子的字,就算沒什么天賦可言,肯定趕不上大師的水平,但水平也不會差了啊!
這小子直接模仿個八成?
賀明成發現趙奕還一臉‘寫的不好’的表情,差點把鞋子脫下來完成送客,心情郁悶之下決定換個東西教,“這樣吧,最近也沒人陪我下棋了,你會象棋嗎?咱們對弈兩盤。”
“好吧。”
第一盤,賀老爺子贏了。
賀明成喜笑顏開的鼓勵道,“我的水平也不高,主要還是你下的少。”
“恩,很少下。”
趙奕擰著眉頭想了想,他倒是不在乎輸贏,只是在思考著能力該怎么用,《因果律》能幫助猜測對手的意圖,《聯絡率》在剩子少的時候,使用能找出最優戰勝對手的方法。
象棋的變化還是很多的,單一靠能力想贏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
補足剩下的就是智慧了。
現在趙奕對于自己的智慧非常有信心,他不能說做到過目不忘,或者有什么空間推理的思維,但學東西速度非常開,記憶力強化了很多,邏輯思維都清晰不少,肯定比一般人強一些。
賀明成……
估計是趕不上的。
所以賀明成唯一的優勢就只有‘經驗’。
在接下來的一盤中,趙奕開啟了慢速模式,最開始的棋路變化無窮,慢慢的思考、配合能力的使用,還是知道怎么下比較安全。
這就是‘沒有經驗’帶來的,只能被動防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