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榮茂的加入,實驗室的工作壓力頓時變小了很多。
趙奕對李榮茂的能力也非常的認可,他有些擔心出問題,趕緊又打了個電話,催一下金屬研究所那邊的離職、材料、檔案問題。
……
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彭恩貴的辦公室是在二樓,他的團隊占據二樓的小半邊,辦公室旁邊是個數據實驗室。
數據實驗室名義上是彭恩貴的,是他作為團隊的領導主要工作的地方,但實際上,彭恩貴把數據相關的工作,都交給了李榮茂負責,所以大不部分時間里,李榮茂就在這個實驗室。
這天數據實驗室就一直是空著的。
彭恩貴連續跑了好幾趟數據實驗室,每一次走出辦公室都要去旁邊轉一圈,最開始發現李榮茂沒來工作,他還以為是遲到了,后來才確定李榮茂是真的沒來。
上午的時候,彭恩貴讓團隊的人李榮茂打電話,但沒有人接聽,到中午干脆就關機了。
“怎么回事?連電話都不接?”
彭恩貴知道消息后很生氣,他自己肯定不會打電話問的,因為自己打電話過去,就好像是‘低頭’了一樣,他知道李榮茂沒來,肯定和昨天的事情有關,“還真打算走人?也不想想,離職?最少短期不可能。”
李榮茂的工作合同還有一年呢!
金屬研究所是國家重要的科研單位,李榮茂還正在做和航空有關的重大項目,只要不同意辦理離職手續,他就不可能去其他地方工作。
彭恩貴對此非常有信心,但團隊里還是有好多人,談論著李榮茂的事情。
“聽說小李不想干了。”
“為什么不想干?他馬上要升副研了吧?等升了副研,待遇都會好很多。”
“不過彭院士也是,小李早就該升了,以他的資歷水平兩年前就能升,而且平時的成果,他干的最多,就上次那個新材料……結果最后只是掛名……”
“別說這些啊!彭院士聽到就不好了。”
“這次小李應該是真生氣了,但生氣也沒用啊,要說我,慢慢熬最好,反正肯定能升,時間問題而已,走人能找到什么工作?去大學當講師?熬多少年才能到副教授,他還沒留過學……”
這就是李榮茂履歷的最大問題。
國內高校出產的博士生,比國際頂級高校的博士,受重視程度差很多,國外頂級高校的博士,回國找一份講師工作很容易,有博士后履歷、有被認可的科研成果,直接就有可能跨過講師被聘為副教授。
李榮茂沒有留學履歷,好多國家項目上署名,成果確實是夠了,但有些成果是‘保密’性質的,也就是國家部門知道他做過什么,普通高校卻很難知道,找普通高校的工作就不容易。
所以彭恩貴團隊的人,都覺得留在金屬研究所是最好的選擇。
其他的國家材料部門也可以,但可選項是費海滄那個少的,只有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或者加入一些大型項目的研發中,但李榮茂就只是‘助理研究員’而已,級別就是最大的問題。
彭恩貴肯定李榮茂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但對于李榮茂不來工作還是很生氣,換做是其他人這樣做,他就直接給踢出團隊,但對李榮茂可真是舍不得。
下午。
彭恩貴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針對研發方向上討論了一陣,會議結束前,他嚴肅的說起了李榮茂,“有些人還是存在工作態度問題!”
“面對國家的項目,耍小性子、不來上班,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如果誰再有這種問題,不管是評級也好,整體的成果、論文也好,只要是我能決定的,都別想了!”
彭恩貴說的很直白。
這句直白的話卻很有殺傷力,團隊里的研究人員一起做研發,出成果后的貢獻肯定會分個三、六、九等,但誰的功勞最大,肯定是團隊領導決定的,普通研究員有意見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