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實驗過程都是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完成,結果產品出來要檢測的時候,就來燕華大學這邊做?
“這也太欺負人了!”
“怎么能這樣!”
“如果真要是出成果了,場地必須是金屬材料實驗室,必須是燕華大學?”
王志芳和張洪濤對視一眼,頓時都感覺很憋屈,但他們一句話都沒說出來,甚至沒有爭取的底氣,因為趙奕是研發組的老大,帶領他們一起做研發。
第二就是經費問題。
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只申請到五百萬,后續做實驗設計肯定是不夠的,他們還要指望趙奕這邊‘援助’呢。
趙奕對經費一點不吝嗇。
使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設備、材料,都是直接拿出項目經費的,也就是幾人設計的實驗,驗證過程的花費,大部分都是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來出。
另外,307鋼廠那邊的配合也是看趙奕的面子,否則靠王志芳、張洪濤拿錢對方都不一定愿意。
有錢,就是老大!
王志芳和張洪濤只能把意見憋在肚子里。
大致的實驗流程分配規劃好,就是針對性制定實驗方案了。
沈丙河的實驗設計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制定了三處添加錸元素的地方,因為需要卡斷K03A的制造過程,有一處過程還被修改,控制溫度從一千二百攝氏度,變成了三千二百攝氏度。
這個修改的目的顯然是融化來金屬錸,但具體是否對原制造有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設計方案制定了‘三處添加錸元素’,李榮茂笑稱沈丙河的設計是‘大面積撒網’,卻正說中了沈丙河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足,就決定在幾個位置都添加錸,“也許就能有效果呢?大面積撒網,總有一個能中……”
實驗過程還是很復雜。
每一次實驗都等于從頭到尾制造一次K03A,還根據實驗方案調整中間步驟,需要花費的時間肯定不少,好在307鋼廠給予了大力支持,制造過程前面的部分,都可以由307鋼廠完成,他們直接送來制造過程中的材料,甚至還派出了專門的團隊輔助。
趙奕制定的實驗時間是兩天,但只是首都這邊的實驗,還要等307鋼廠送來材料。
會議結束就是等待了。
307鋼廠的效率很高,或許也是重視趙奕團隊的研發,只過了兩天就送來了實驗用的中間材料,負責運送的還是何桂林的研發組。
何桂林自己來了,還帶著兩個技術員。
他們先是把有一部分材料送到金屬材料實驗室,按照安排就直接去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工廠。
金屬材料實驗室的操作間里,堆了一大堆的材料、物品,還有一些附帶承裝的設備。
趙奕過去看了下東西,隨后很淡然的宣布,“開始吧。”
實驗正式開始。
首先就是金屬材料實驗室這邊進行的開端,把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以及過水高溫處理,再包括添加幾種元素,到此也就結束了,他們這邊用不到金屬錸,然后實驗相關的材料就被直接送到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附屬的鋼廠。
鋼廠。
好多人都忙碌起來。
王志芳指揮著工人對設備做調整,張洪濤則和何桂林站在一起,說著這次實驗相關的問題,他解釋了幾個改動的地方,何桂林聽著有些疑惑,“誰設計的方案?”
“沈丙河教授。”張洪濤用力撇下了嘴,補充道,“不過是趙院士敲定的。”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