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李建明以及孫夢飛不知道的是,他們都被雷勇提供的消息誤導了。
雷勇和鮑恩紅覺得趙奕的靈感來自于模型飛機,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趙奕做飛機設計根本不需要靈感,需要的只是找一個突破口。
當然了突破口不同,最終做出的設計也不同,但真要去說靈感,還是來自于雷勇和鮑恩紅,來自于他們對玩具模型飛機的論證報告。
雷勇和鮑恩紅覺得對玩具模型飛機進行論證,就像是完成一個考核作業一樣,實際上,趙奕就是根據他們的論證,來對各部分進行的修正。
所以雷勇和鮑恩紅在設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還覺得趙奕真是很照顧他們,否則怎么解釋什么都沒做的情況下,趙奕還會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滿意,設計報告中就有他們的名字,并且還委以重任,讓他們來航空集團這邊輔助設計驗收工作?
總之,他們是誤會了。
趙奕也不在乎誤會不誤會,他沒有必要獨攬全功,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在自己身上,分給其他人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現在他甚至沒有考慮飛機設計驗收工作,只專注于NP問題的研究。
趙奕并沒有開始做論證,真正去著手解決NP問題,因為他還沒有想好怎么去解決,從哪里入手去解決,而是在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這種思考能帶來很多的思路,有稍微好一些的思路,他就會記錄下來。
在連續近一個月的思考后,趙奕都感覺自己有些神經了,他走在路上的時候,都不斷念叨著語言邏輯問題。
“下一個大質數是什么數字?一個個驗證,驗證到X是質數,問題解決。”
“驗證X是解決問題的最快途徑,也就是過程P。如果X是已知的質數,也就是在驗證過程中,可以去推導在X和原點數字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大質數,但驗證次數就會是有限集合,而不是無限的多項式……”
“把問題加上‘平方號’會是什么?”
“大質數的平方肯定不是質數,但它有且只有一個正常因數,問題的平方不一定能用語言來確切做描述,但是可以這么理解……”
“烏拉烏拉~~~”
趙奕思考著語言邏輯問題,感覺頭都有點大了,他做的當然不是語言問題,而是純粹的數學邏輯問題,等他必須要把語言表達的邏輯弄通透,才能夠把問數學化,從而以純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否則解決的過程就可能會遇到邏輯不清晰的問題。
兩個多星期后。
趙奕差不多理清了邏輯關系,隨身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了很多內容,他知道可以開始正式做研究了。
當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把問題完全轉化為數學后,相對來說就簡單了許多,當然了論證過程并不簡單。
NP=P?。
前面的NP是無法直接運算的多項式,而對應的P則是多項式中的某一個特例,也就是解決NP問題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可以假設存在尋找P的方法Y,使得能從NP推導出Y,再以Y推導出P,就能夠直接解決NP問題。
Y就是NP問題的答案。
如果Y被證明存在,并且能夠表達出來,就說明存在可行的特定方法,可以解決復雜無規律、并且只能靠一個個去驗證的NP問題。
Y不存在,證明出來,就說明NP問題無法解決。
兩者都完成了NP問題的證明。
NP問題確實是非常復雜的,是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的第一個,實際上,因為問題非常的簡單,只牽扯到邏輯問題,趙奕能用《因果律》直接得到答案,而答案就是‘Y不存在’,也就是不存在特定的方法,能夠直接解決NP問題,答案并不出乎意料,因為九成以上的數學家都認為NP問題沒有結果,關鍵就是怎么去證明‘Y不存在’。
趙奕想到的辦法是圖形法。
在三維坐標系中設定一點A,點A向四周發散出無數不規則、無規律的線段,密密麻麻的充斥整個坐標系,而存在一個終點S,有且只有一條線段的終點是S。
如果從原點A出發去尋找S,就必須要一條條的驗證,因為A散發出了無數條線段,一一去做驗證計算量就太龐大了。
那么是否能找到一個表達式Y,使得從原點A的周邊范圍做判斷,就能夠按照表達式Y,找出那條通往S的線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