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周四。
反重力核裂變實驗正式開始。
這天早上七點多的時候,負責高新科技研發的高層領導就來了,一行人相對還是比較低調的,就只有三輛軍車護送。
高層領導到了基地以后,就直接來到了指揮中心,詢問實驗準備情況。
董利華匯報道,“反重力裝置這一塊內容沒有問題,我們已經做過好幾次實驗,昨天和前天,連續進行了兩次啟動前檢測。”
高層領導點頭看向陳澤書。
陳澤書是核所團隊的負責人,他說道,“小型核實驗準備的很充分,前天運來了第二批材料,以應對可能的需求。在安全方面,實驗裝置增加了一倍的防護,指揮中心和外圍都做了加厚的防輻射隔板。”
“如果是在緊急情況下,已經安排快速撤離的通道。”
高層領導點頭道,“我也讓直升機做準備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他說著看向了趙奕,交代道,“如果出現了什么意外情況,第一時間要保證,讓趙院士率先撤離。”
旁邊的軍官朝著趙奕敬禮。
趙奕禮貌性的點了點頭,感到一種被極度重視的欣慰。
高層領導隨后看向其他人,還是跟著補充一句,“陳院士、周院士……也一樣,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讓他們都率先撤離。”
“是!”
雖然同樣說是率先撤離,但先后順序不一樣,顯然是有差別的。
陳澤書、周桂芳也感到有些郁悶,同樣都是科學院的院士,領導眼里的重要性顯然不一樣。
當然也是沒辦法的。
哪怕是他們自己都知道,和趙奕根本就無法相比,不管從哪個方面都考慮,趙奕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甚至要比高層領導還重要。
這無疑是個事實。
誰都可以被替代,趙奕不能被替代,就算有一百個科學院院士,也不可能研究出反重力,不可能解決那么多數學、物理問題,而趙奕一個人就做到了,只拿成果貢獻來說,他比一百個院士都來的重要。
等時間到了九點半,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反重力裝置率先啟動。
實驗裝置外層被厚厚的防護裝置、隔離墻圍住,站在外圍什么都看不到,指揮中心也只能通過屏幕,來觀看實驗裝置的內部情況。
因為上面安裝了核反應裝置,用于反重力檢測的相關設施,都已經被撤掉了,就導致指揮中心屏幕上,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反重力裝置啟動了嗎?”高層領導帶著疑惑問道。
“已經啟動!”
董利華很肯定的點頭。
“這就啟動了?可是什么都沒有看到啊?”陳澤書有些不解的問道。
董利華笑道,“陳院士,這方面我們有準備。雖然上面的重力減輕,再加上外層的防護,里面兒幾乎不會有什么變化,那些檢測用的東西都撤掉了,但是我們還是安裝了一個新的東西。”
他指著一個屏幕。
那是一個角落里的屏幕,屏幕正對的是一個壓力測試儀表,只見儀表上面的數值,對比上面標注的數值,減少了四分之一左右。
當聽到董利華的話以后,包括高層領導、陳澤書以及趙奕,好幾個人都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