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要實現也很簡單,反重力團隊一直在做研究,有幾次讓裝置漂浮的實驗,已經有好多相關人員,都上去體驗過了。
不過趙奕還是希望登上的是真正的堡壘,而不是一個只能做到漂浮的實驗裝置。
……
在回程的路上,高層領導一直都在和趙奕談核聚變裝置問題,他顯得十分的激動,因為他明白可控核聚變代表了什么。
“那就是未來!”
這種說法顯得很模糊。
結合實際來說,可控核聚變代表了國內能從軍用動力層面,直接反超國外的先進技術。
比如,大型艦艇核動力技術。
m國才擁有完善的大型艦艇核動力技術,若是能制造可控核聚變裝置,就能制造出更高效、使用時間更長并且污染很小的核動力裝置。
那么國內就能在艦艇核動力裝置上,形成了直接的反超,就能建造出噸位更高、航行速度更快的超大型航空母艦。
這還只是一方面。
可控核聚變裝置,軍事上的應用潛力,可以說是無限的。
從民用角度來考慮,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能源成本,不一定會低于化石能源,但這項技術卻代表了未來,化石能源畢竟是有限的,而可控核聚變的原料,可以使用大海中的氫和氘,原料可以說是無限的。
等等。
只要深入去思考一下,就知道可控核聚變是有多么重要。
當然了。
現在都只是暢想而已。
趙奕對于‘暢想’的興趣不大,他和高層領導說了幾句,就轉到了現實話題,“現在主要是先研發出,可控核聚變裝置,我覺得,這項研究,最少也要兩年時間,還是在設計無阻礙的情況下。”
他的意思是自己參與裝置設計。
因為牽扯到空間罩當隔離層,空間阻隔作為反應環境,他也不可能逃開裝置設計工作。
但是需要花費兩年時間,也感覺十分漫長了。
高層領導驚訝的張了張嘴,問道,“只要兩年?”
“兩年,還不夠長啊?”趙奕驚訝的反問道。
高層領導覺得自己和趙奕,時間觀念似乎存在巨大的差異,他還是說道,“我預計,最少也要……十年?或者二十年?”
“那您……咳咳!”
趙奕想說‘您還見的到嗎’,再想想似乎有詛咒的意思,口頭的話馬上就變成了,“……那您就看吧!我們肯定會努力,在幾年之內完成,到時候建好了空中堡壘,我們一起登上去看看!”
高層領導頓時變得很期待,他對趙奕可以說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
與此同時。
輿論依舊在繼續發酵,有關神秘反重力裝置,真是什么樣的說法都有,但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神秘裝置的技術非常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