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出空間連接的基本性質后,趙奕和理論組的人,花費了一個多星期時間,把空間連接技術研究透徹。
只說是‘技術’,是因為不知道空間為什么會產生能連接的性質,并沒有最底層的理論支持,就像是發現了大自然的規律,但不知道大自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
當然,這并不妨礙技術使用。
空間連接大體上就是以空間吸收能量的波動為基礎的,空間波動并不像是光波、聲波那樣簡單,就像是微觀世界下粒子運動的無序性,空間波動也是非常復雜的,根本就無法用單一的數值做解釋,而是包含了很多的數值,數值的個數和建立空間波動的光束數量、方向、排列等有關。
當技術上沒有問題以后,就可以根據技術制造裝置了。
反重力團隊制造了兩臺有些笨重的空間鏈接通訊設備,每臺設備都是個圓盤,大概有兩米的直徑,厚度也達到了半米左右。
設備最中心是蓄電池,連著一條用來充電的插頭。
在設備制造好以后,團隊就把一臺放在了理論組,另一臺則放在了燕華大學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
這主要是為了便利趙奕。
第一次連接實驗就是在兩個位置進行的,高層領導也觀看了鏈接實驗,因為燕華大學比較方便,他是去燕華大學觀看的實驗,和趙奕站在一起等待著,設備經過了很復雜的調試,因為最初連接不上,還對設備進行了詳細的調整,趙奕還親自動手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甚至高層領導都覺得會失敗,兩臺設備終于連接在一起。
這絕對是個歷史性的時刻。
當看到理論組好幾個人以及他們周圍的影像,投射到專門為設備空出的房間中心時,高層領導也感到非常的震撼,另一邊理論組的人感覺也差不多,之前都一直在研究理論,真正看到影像投影的就只有趙奕、阮文燁等人,有好多人都覺得實驗不會成功。
現在他們就非常驚訝和震撼了,趙奕、高層領導,以及工作人員的身影,投影到了理論組基地的大廳里,見到這一幕都感覺不可思議。
“成功了呀!”
“還真是成功了,全新的通信技術,空間通信技術!”
“這要是說出去,真是太牛了!”
“空間直接建立連接,而且并沒有耗費多少能量……”
“設備的功率只有兩萬瓦左右……”
兩萬瓦,聽起來確實不高,但相對的是實驗環境,放在民用上很難得到普及,因為普通家庭用電超過5千瓦,就有可能存在燒毀電路的風險。
當實驗結束以后,高層領導也關心的問道,“設備能繼續做縮小嗎?”
“當然可以。”
趙奕笑道,“現在只是簡單制造的設備,理論上來說,現在的功率能支持輕松鏈接到月球。”
“月球?有這么夸張?”高層領導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趙奕點頭道,“空間連接的距離,是以天文單位來計算的,我剛才說的很保守了,功率再提升一些,甚至可以支持鏈接到火星。如果只是想覆蓋地球的距離,只需要鏈接一萬多公里就足夠了,而一萬多公里,功率縮小一千倍也可以做到。”
“二十瓦?”高層領導簡單做了個計算,忍不住驚訝的張開了嘴。
趙奕點頭道,“二十瓦也很多了,如果只是想覆蓋國內范圍,理論上甚至可以把裝置做成手指大小,并且放在電腦、手機了,只不過需求的制造技術,就太過于高端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精密加工技術,大概能做到吧……”
他有些不確定。
在精密制造、加工領域上,趙奕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差不多知道個大概,具體怎么樣就不清楚了。
這方面還是要問專業的人,比如一些高端芯片、集成電路企業的專家,真正牽扯到高端的精密加工,肯定會蘊含還很多的技術問題。
趙奕繼續說起了技術問題,“現在我們做的是兩點之間的連接,實際上可以做一對多的連接,但一對多只能是單項的,并且輸出影像的一方,耗能相對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