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公里縮短到一百公里?”
“有道理呀!”
“如果是讓空間變小了,也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空間折疊,另外一種則是空間壓縮。”
趙奕繼續思考著。
他當然不是沒有來的幻想,而是對著一大堆復雜的列式,以空間折疊或空間壓縮的角度去理解。
之前研究碰到的問題是,空間吸收了Z波的能量,卻沒有任何的表現,能量仿佛就憑空消失了。
那么這種表現形式會不會空間發生了折疊或壓縮呢?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他發現一些列式中的謎團解開了。
“可以設定Z波的效果,是讓空間產生折疊或壓縮,不管是折疊還是壓縮,都是讓空間在三維的表現形式變小……”
“那么Z波等于是反向能量……”
趙奕對于空間吸收能量的理解,是空間通過吸收能量的方式來不斷擴大。
這或許就是宇宙不斷膨脹的奧秘所在。
雖然不能以《因果律》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宇宙的膨脹肯定和空間有關,因為本身就是空間在膨脹。
站在空間的角度上來說,物質都是被吸取能量的東西,物質的位置變動,并不能帶來空間的膨脹。
空間,就是一種包含宇宙的場,它本身是帶有特性的,而物質必須要被包含的空間中。
如果沒有了空間,物質和能量都會失去存在的根本。
把空間吸收能量理解為膨脹,那么Z波就是反向能量,Z波能夠讓空間發生折疊或壓縮,等于是反向讓那個空間縮小了,其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或許短距離根本是察覺不到的。
這就像是反重力裝置,開啟的過程中,一直被空間吸收能量。
當反重力裝置關閉以后,空間還是那一片空間,似乎并沒有因為吸收能量,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那么被吸收的能量呢?
趙奕相信,宇宙的能量是守恒的,哪怕反重力裝置出現了空間阻隔效果,但空間阻隔效果消失以后,一定會帶來其他變化才對。
理解是,空間因此發生了膨脹,但在人類的眼中,空間是無窮無盡的,除非是到了宇宙邊緣,去做詳細的檢測,否則不可能看出任何變化。
現在也是一樣的。
Z波是空間的反向能量,它可以使得空間發生壓縮或折疊,而在壓縮和折疊以后,空間還會回到本來的樣子,其中產生的變化,根本是察覺不到的。
那么想要察覺到Z波的效果,就必須要大大增加功率,讓Z波真正實現,短時間對空間產生效果,進而對物質產生效果。
“可以做一下判斷……”
趙奕馬上使用了《因果律》,消耗了45點精力得到了結果,Z波確實是空間的反向能量,并可以讓空間發生折疊或壓縮。
這說明之前的研究已經很充分,只是沒有想到空間發生變化的形式。
那么具體是壓縮還是折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