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作需要非常的細致,有哪怕一點點的差錯,也可能對結果造成影響,并產生一定的危險性,他親眼看著很多設備安全,并對安裝好的設備進行檢查每天都和其他人一樣,站在大型實驗裝置內部工作。
很快。
一個星期過去了。
大型Z波發生器安裝工作基結束,剩下的就是做實驗準備,各個部件都放置檢測設備,還有在Z波覆蓋區域,放置用于檢測效果的物品。
然后,就是設備參數校對。
設備參數校對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內部每一天高能光束、電力設備、檢測設備等,都必須要保證精準度,才會讓最后的結果沒有太大偏差。
這個工作用了兩天時間。
等實驗準備工作基本結束,實驗組就向上級打了報告,就開始計劃起實驗的具體時間。
上級收到了消息,直接來了一個隊伍。
包括高層的領導、航空集團的代表,也包括一些物理專家、理論組的大部分人,都到了現場對實驗進行觀看。
第一天來了以后就是參觀,趙奕給眾人介紹實驗準備工作,而實驗被定在了第二天上午進行。
Z波發生器的運轉,并不像是空間罩一樣,會有吸收光線的作用,甚至說整個過程,只能看到實驗結果,實驗放在白天進行是比較好,因為實驗結果會一目了然。
當天上午,一大群人站在了實驗中心內。
實驗中心被建造在五公里以外,還處在Z波沖擊的反方向,相對還是非常安全的。
當然了。
如果是不確定的實驗,意外還是很有可能發生,但只要是科學實驗,就肯定會有危險。
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趙奕知道沒有任何的危險,因為他在實驗開始前,就利用《因果律》進行了測算,《因果律》預測危險,還是非常好用的,最少能確定實驗中心沒有任何危險。
其他區域就不確定了。
這次是高能Z波的沖擊,對覆蓋區域物質的影響非常大,同時物質會產生高強度磁場,肯定會對周圍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趙奕提醒所有人員,實驗結束后,不要去Z波覆蓋區域周邊,控制Z波發生器的工作人員,完成操作后也要馬上遠離。
大型Z波實驗不像是反重力實驗,或者普通的空間罩、Z波實驗,是真的會出現危險。
實驗開始前一個小時,還是對內部設備的檢測。
趙奕則是給眾人介紹起實驗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在覆蓋區域內,放置了幾十種合金材料,最大的有十噸左右,是一分米厚的合金板,最小的是稀有金屬制品,還有用于安裝在衛星上鈦合金以及特殊陶瓷等絕熱材料。”
“理論上來說,Z波覆蓋區域內,會產生空間壓縮效果,這些物質會直接受到擠壓。”
“這次實驗釋放的Z波,只覆蓋五十米到一百米區域,因為從未進行過實驗,我只能粗略的進行計算出,空間壓縮倍率應該是在二十倍到一百三十倍之間,肯定不會少于十倍,也不會高于一百五十倍,之所以沒有準確數字,是因為地球磁場以及空氣密度的影響,后者的影響是很難確定的。”
“同時,我們也在區域內放置了一些小動物,包括蛇、昆蟲、鳥類等,區域外也有,最大的是一頭健壯的公牛。我們需要知道,空間壓縮的沖擊,會對動物造成什么影響,另外,最大的不確定還是強磁場的影響,被空間壓縮的物質,尤其是金屬制品,一定會產生強磁場,這種磁場強度和覆蓋范圍,都是不確定的。”
“等實驗結束以后,我們也要通過磁場強度的檢測設備,確定安全以后,再慢慢的接近覆蓋區域。”
“……”
通過趙奕的介紹,其他人也知道了實驗的危險性,同時,也都對實驗結果更加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