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完了。”
晾曬半天下午就能拉去打谷場了,李棟家稻子可不打算打場,直接用脫粒機,這東西用起來還算方便,腳踩雖然費點勁,不過為了草把子,費勁也沒辦法。
高建軍回到公社和梁天一說,這東西好啊,這要是趕上趕收的時候,收割機抵得上一個莊子都不止。
“可惜耗油大,可惜了。”
普及不了,一塊一畝地。
誰見著都搖頭,只有韓莊這一年來賺了些錢,一般人誰舍得。
高建軍本來想著找李棟收割,可一想,韓莊離著高家寨好幾里路,為了收割幾畝地跑一趟,不值當,除非多一些,要不跑來跑去,還不夠油錢呢。
“下午,我也去看看。”
收割機這東西好啊,回頭寫篇文章,咱們公社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不是。
李棟可不知道,小小收割機這么多人關注。
尤其是竹編廠員工,回去和家里一說,大家都不敢相信,啥東西一天能收幾十畝水稻,這不是開玩笑嘛。
不過說話是竹編廠員工,這可是能耐人,大家將信將疑,等著第二天才傳開了。
好家伙還真有年輕人跑到韓莊看稀奇,李棟哭笑不得。“現在沒人收,回頭有人收了你們再來看吧。”
“真是的,這有啥好看的。”
“小娟,我去趕驢車過來啊。”
田里稻子都給扎成一捆一捆,這樣自己上脫粒機脫出來稻把子可以做草甸子,種植蘑菇的時候需要建設棚子,這東西搭在棚子上起到保溫作用。
“棟子,咋捆成這樣啊?”
驢車趕過來上了稻把子,趕著回打谷場,大家見著好奇。“我打算脫粒,不打場了。”
“脫粒?”
“能成嗎?”
“還行。”
脫粒機給拉過來,擺放好,李棟試了試,踩拖拉機還真不是輕松活,脫了幾十把子,李棟就有點累了。“挺干凈的?”
“可不是嘛。”
好一些圍著看李棟用脫粒機脫稻子,不少人撿起脫粒好的稻把子瞅了瞅,翻看里邊稻把子里邊看看,沒有殘留的稻粒,脫粒十分干凈。
“這東西還挺好用。”
“可不咋的。”
“棟子,你家脫好了,能借給俺家用用嗎?”
“沒問題。”
李棟一次買了三臺,家里三個人都能用,其中兩臺還是雙人,還有一臺拖拉機帶著。
“太累了。”
不行,李棟實在干不動了,索性把拖拉機開過來,下了收割機,今天沒人收,掛上皮帶,搖開拖拉機,這下好了,脫粒機速度快多了。
“還能這么用。”
“好用是好用就是耗油。”
耗油就是費錢,大家還是打算借著腳踩的脫粒機,這個不費油錢,李棟這邊一天差不多把家里水稻給脫完了,還剩下一點明天上午肯定能干完了。
“可惜。”
烘干機,李棟是不敢想了,即使如此,李棟家速度也比很多家都快,韓莊這邊速度又比其他生產隊要快不少。
將近一小半用收割機收割的,其中又有一半用脫粒機,還有一半打場,這也算錯開了場地,場地畢竟只有這么大,脫離用的地方小,四周用稻把子擋住,一小片地就夠了。
韓國富對于收割機雖然覺著好用可耗油,這東西一般人用不起,倒是腳踩脫粒機不錯,這東西瞅著不復雜,主要是占地方小,比打場要方便了。
“其實要是有氈布在地里都能干。”
“這倒是。”
李棟這一說,韓國富幾人對視一眼可不是嘛,這脫粒機放水田里都行,只要鋪上氈布,四周對上稻把子擋住,水田里就能糧食打出來,這可方便多了。
其實李棟沒說,這算啥,要是聯合收割機,那家伙更快,直接出糧食,可惜了,現在這東西得進口,國內一只有一些大型農場有這玩意,像韓莊這樣山地小塊水田。